世界各大宗教全图解
http://n.sinaimg.cn/sinacn12/228/w640h388/20180508/5786-hacuuvu9919112.jpg世界四大宗教传播路径示意图http://n.sinaimg.cn/sinacn12/221/w640h381/20180508/0a40-hacuuvu9919174.jpg世界宗教分布与信徒数量http://n.sinaimg.cn/sinacn12/596/w640h756/20180508/13d8-hacuuvu9919201.jpg世界三大宗教演变简图http://n.sinaimg.cn/sinacn12/310/w640h470/20180508/0c3f-hacuuvu9919239.jpg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间的关系http://n.sinaimg.cn/sinacn12/9/w684h125/20180508/19c2-hacuuvu9919269.jpg【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的区别】在耶稣升天之后,使徒们建立了教会,那时只称“教会”。使徒行传第13章记载,福音临到外邦人。“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徒11: 26)后来,人们就把教会称为基督教。其实圣经只提基督,没有说“基督教”,这是其他人对信基督的人的教会的称呼,好区别其它的宗教。当我们说基督教的时候,我们还要从犹太教说起,并且要跟天主教区分清楚。(一)什么是犹太教犹太教是一般犹太人所信仰的。他们是以旧约圣经为根本,这就是基督教所相信圣经中的旧约。不过基督教还相信新约,而犹太教不相信新约,他们不相信基督是旧约预言的弥赛亚。旧约预言弥赛亚要来,基督耶稣降生就应验了旧约这些预言,可是除了跟从耶稣的门徒以外,犹太人不相信耶稣就是当来的弥赛亚,结果犹太人把耶稣交给罗马人,把祂钉十字架。现在犹太人复国,除了部分是基督徒之外,大部分还坚守旧约,不信新约,他们还在等候弥赛亚。其实弥赛亚已经来过,就是那位被他们祖先所弃绝的基督耶稣,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应验圣经的预言,可是他们不知道。(二)什么是“天主教”(The Roman Catholic)在耶稣时代,原来是没有天主教的事,耶稣升天后,圣灵降临,教会出现了,以后一直都称为教会。那时,犹太国是在罗马帝国统治下,成了帝国的一个省。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东西,因此基督教也就分为东西,东为“东正教”(亦叫“希腊教”“正教”)。西为“罗马教”(亦叫“天主教”)。正式分裂是在1054年,史称东西大分裂。此后,西罗马帝国于主后476年灭亡了;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了1000多年,至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东正教”一直在皇帝控制之下。主后7世纪中叶起,东正教势力被赶出了巴勒斯坦,叙利亚及北非一带,以致后来它的影响仅限于希腊、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及俄罗斯等地。因此,苏联等国多信东正教。自以后500年至马丁路德改革为止(1500年后),天主教最兴盛。当时因教皇掌权,一切学校、行政,都操在教皇手中,连国王也在他(教皇)的权下。(三)基督新教更正教亦叫抗罗教(The Protestant Church),因为罗马教一直统治着教会,使教会长期背离圣经,长达千多年之久(约500-1500),因此有人起来反对罗马天主教,把它更正过来,使教会回到使徒时代。更正教又称新教,天主教是在主后500年间才出现的,以前都是教会,马丁路德不是“改教”,而是更正罗马教,后人称为抗罗教。圣经没有“基督教”3个字,只有“教会”,不过,现在如果只说教会,基督徒知道是指“基督教”,严格地说,基督新教才是真正的基督教,也就是回到原始的基督教,也就是使徒时代的教会。(四)关于犹太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的一些基础知识话说很久以前,犹太人亚伯拉罕提出了一神论,称上帝耶和华为万能之神,而后世某子孙摩西打着上帝的大旗创立犹太教,号称是受上帝耶和华的在西奈山上的指示,并宣称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从此团结了犹太人,并一直至今。公元前1000多年,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成立了强大的以色列国家,在耶路撒冷建造圣殿,这是一个由犹太教支持的神权国家,后来这个国家被巴比伦帝国给灭了(似乎他们没有得到上帝的保护),很多犹太人沦为奴隶。悲惨的情况一直延续到了公元前1世纪,这个时候欧洲的罗马帝国满牛的,犹太人生活在他们的铁蹄之下(此时是中国的西汉)。有一个犹太教教徒叫耶稣,自称是上帝之子,是弥撒亚(即基督就救世主的意思)强烈抨击了犹太教的一些教义,受到了当时犹太教的一些高层的忌恨,于是他们连同罗马人,买通了著名的叛徒犹大,将耶稣以莫须有的罪名定在十字架上,不过耶稣号称在三天后复活了,于是乎一批信仰耶稣的人拥护着耶稣,基督教诞生。罗马人一开始是打压基督教的,后来的罗马皇帝却奉基督教为国教,并自称教皇一世。到这里,我们总结一下:基督教源于犹太教,而且都是信仰上帝耶和华的,区别在于犹太教是不承认耶稣是弥撒亚的,就是不承认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这是他们的根本区别(因为他们以前迫害过耶稣,当然现在是不能承认他咯);另外由于基督教源于犹太教,但是教义已经有区别了,所以他们又在旧约的基础上编制了新约,圣经的旧约部分是属于犹太教与上帝的契约,新约部分是属于基督教与上帝的契约。继续,基督教随着罗马帝国大版图而四处传播,影响了整个欧洲(后来则影响到了整个世界),罗马帝国分裂后,基督教也一起分裂了,西罗马的基督教就叫天主教了,东罗马的基督教就叫东正教。在西罗马的这个天主教而后进入了黑暗时期,政教合一(打个比方,就是有点像贪官污吏协会)它们是发动十字军东征的罪魁祸首。到了16世纪,有一批正直的教徒看不过去了,马丁路德发动了宗教改革,创立新教,脱离天主教。小结一下,从此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教并立。而在中国,我们习惯称新教为耶稣教。至于后来犹太人怎么样了,由于欧洲各国都信仰基督教,所以在意识形态方面于坚持犹太教的犹太人非常的格格不入:(1)耶稣是犹太人迫害的,(2)犹太人当时作为一个没有国家,四处流浪的难民群体却还自称是上帝的选民,高傲的欧洲人当然难以接受。所以许多欧洲人才会诬蔑犹太人为魔鬼,很多国家的当局都迫害过犹太人,没有几个国家敢说自己的是干净的。【伊斯兰教的起源与派别】http://n.sinaimg.cn/sinacn12/224/w640h384/20180508/3a54-hacuuvu9919302.jpg
伊斯兰教传播路径图伊斯兰教传播路径图伊斯兰教是与佛教、基督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7世纪初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中国旧称回教、清真教或天方教。伊斯兰一词原意为“顺从”,指顺从安拉(中国穆斯林亦称真主)的意志。为穆罕默德所创,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东南欧;以西亚、北非、南亚、东南亚一带最为盛行。现约有信徒7~8亿。穆罕默德出身于麦加古来什部落哈申家族的没落贵族家庭,自幼父母双亡,12岁时随叔父和商队到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经商,接触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教义;对当时的阿拉伯社会和国际环境也有所了解。后为麦加富孀赫蒂彻去叙利亚经商,并于25岁时同她结婚。赫蒂彻的堂兄是个基督教的学者和流行于半岛的“哈尼夫”一神论思想的传播者。穆罕默德受其影响。40岁时,经常到麦加附近的希拉山洞潜修冥想。在阿拉伯历9月的一天,他申述自己受安拉的启示,宣布自己是安拉的使者和先知,从而开始了传播伊斯兰教的活动。起初,他传教的范围只限于至亲好友。612年,才开始向麦加的居民公开传教。他宣称安拉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是独一无二的。他劝导人们归顺并敬畏安拉,止恶行善。反对崇拜多神和偶像。宣称伊斯兰教是自古以来正统的宗教,他自己是这个宗教的最后一位使者,受命于安拉,传布伊斯兰教。其使命是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安拉之道”。他提出禁止高利贷,买卖公平,施济贫民,善待孤儿,奴隶赎身,制止血亲复仇,实现“和平与安宁”等改良社会的主张,激起了阿拉伯半岛的劳苦大众对伊斯兰教的向往和期望。伊斯兰教影响的日益扩大,遭到多神教徒,特别是部落贵族、富商和其他宗教首领的种种阻难,甚至直接危及他的人身安全。622年,穆罕默德宣称自己受到安拉的“默示”,动员大多数穆斯林离开麦加迁往麦地那,在当地一些部落的支持下继续传教,从而进入一个将宗教和政治、经济、军事结合在一起的新时期。他打破穆斯林间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部落界限,号召所有穆斯林,不分种族、部落和家族,团结一致贯彻“穆斯林都是弟兄”、“你们要一同抓紧安拉的准绳,不要分裂”等原则,建立起以穆罕默德为首,包括艾卜·伯克尔、欧麦尔、艾卜·欧拜德、奥斯曼和阿里等为领导核心的穆斯林公社。穆罕默德以先知兼政治、军事领袖的身份,发号施令。同时,建立清真寺,逐步规定了一些必须遵行的礼拜、斋戒等宗教制度。针对当时出现的社会问题,陆续作出一系列关于经济、政治、法律的规定,并提出有关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主张,以政教合一的组织对当时的阿拉伯社会实行全面的改革。他先后向阿拉伯半岛各部落以及阿比西尼亚、埃及、波斯、拜占廷等地派遣传教使节,扩大自己的影响。630年,他率领1万多人攻占麦加。以艾卜·苏富扬为首的麦加贵族迫于形势,改信了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的先知地位和宗教、政治的权威。随后,穆罕默德下令清除克尔白神殿中的偶像,并将麦加定为伊斯兰教的宗教中心。631年末,半岛各部落相继归信伊斯兰教,政治渐趋统一,麦地那成为新政权的政治首都。632年3月,穆罕默德率领10多万穆斯林到麦加进行了一次经过改革的朝觐,史称“辞别朝觐”。他以安拉启示的名义,宣布“我已选择伊斯兰做你们的宗教”。同年6月穆罕默德病逝。至此,伊斯兰教已初步形成。穆罕默德逝世后,迁士派(随穆罕默德迁往麦地那的麦加人)和辅士派(在穆罕默德生前入教的麦地那人)在哈里发问题上意见分歧,双方都认为自己这一派的人最有资格担任哈里发。最后经过协商公推艾卜·伯克尔为第一任哈里发。这是伊斯兰教内部分歧的最初反映。656年,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被害,阿里继任哈里发,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但包括当时叙利亚总督伍麦耶族的穆阿维叶在内的一部分人,拒不承认阿里的哈里发地位,并以为奥斯曼报仇为由,对阿里兴师问罪。于是,双方发生战争。657年,在隋芬之战中,胜利明显地属于阿里一方,但他接受了对方以《古兰经》裁决的和谈要求,阿里队伍中约有1200人坚决反对,从而脱离了阿里的领导,形成哈瓦利吉派。661年,阿里被一名哈瓦利吉派信士所杀。穆阿维叶自立为哈里发,建立了伍麦耶王朝。但斗争仍在进行,并逐渐形成伊斯兰教的两大派:拥护阿里的一派称什叶派(意为宗派),另一派为逊尼派(意为遵守圣训)。最初,这是一种政治派别,后来发展成为宗教派别。逊尼派承认四大哈里发都是合法继任者,因此获得历代哈里发国家的扶植而广泛流传,自称正统派。世界上穆斯林多属逊尼派。它在神学思想方面有两个著名的支系,一为经典派,在探讨教义时重经典明文;一为意见派,在注意经典明文的同时,侧重个人见解。该派又因对教法问题的观点不同而出现了许多教法学派,其中最著名的是哈乃斐学派、马立克学派、沙斐仪学派、罕百里学派。什叶派只承认阿里及其后裔才是合法的继任者。称其为伊玛目,并以阿里为第一代伊玛目。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什叶派内部的分歧,而分裂成为栽德派、十二伊玛目派、伊斯玛仪派,并且在以后的发展中,各派又分化出许多小派别。什叶派现分布于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印度和阿拉伯半岛西南部等地。哈瓦利吉派主张哈里发由穆斯林公选,平均分配战利品,土地归穆斯林公有等。该派因不断遭到哈里发国家的镇压,几近灭绝。现在阿曼、阿尔及利亚、桑给巴尔等地流行的艾巴德派被认为是该派的一个支派。伍麦耶王朝末期还出现了一个新的派别──穆尔太齐赖派。因为他们的唯理主义,被认为是脱离了伊斯兰教的正统。该派认为“《古兰经》是受造之物”、“安拉的独一性,只有将神的德性当作力量和智慧才能成立”;人可以依据安拉赋予的能力,辨别善恶,创造自己的行为;“命人行善,止人作恶”是穆斯林的义务。穆尔太齐赖派以其唯理主义观点探索全部宗教问题,其“意志自由”的主张,曾经一度得到阿巴斯王朝哈里发马蒙等人的推行而得到发展。此外,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思想也在伍麦耶时代开始出现。后逐渐形成伊斯兰教的苏非主义派别。近代伊斯兰世界遭到了殖民主义的侵略、奴役和掠夺;侵略和反侵略,压迫和反压迫的斗争,促使伊斯兰教出现了具有不同政治、思想倾向的派别和复兴伊斯兰教的运动。18世纪出现于阿拉伯半岛内志复古主义的瓦哈比派(即清净派),是近代伊斯兰教复兴运动的先驱。该派主张恢复穆罕默德的“正教”,宣称“回到《古兰经》去”,强调圣训的作用,反对崇拜卧里(圣徒)及其陵墓,坚持严格的“信主独一”,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19世纪初,瓦哈比派曾一度从土耳其人手中夺取了阿拉伯半岛的政权,建立了独立的国家,后被埃及穆罕默德·阿里的军队所灭。但瓦哈比派的宗教思想在阿拉伯世界和南亚次大陆得到了广泛的传播。1902年以后,瓦哈比派又在阿拉伯半岛重建政权。并于1932年正式定名为沙特阿拉伯王国。继起的是泛伊斯兰主义运动,为19世纪中叶阿富汗人哲马鲁丁·阿富哈尼所首创。主张全世界穆斯林在一个共同的哈里发领导下联合起来,摆脱欧洲的统治与控制,建立一个超国家、超民族、超地域的世界伊斯兰大帝国。但这一运动漠视下层群众的利益,有碍民族国家独立的进程,结果为行将灭亡的奥斯曼帝国哈里发所利用而失败。19世纪末,在西方资本主义影响下,伊斯兰教的改良主义运动兴起。主张在伊斯兰教的基础上按照欧洲资本主义的方式来改革伊斯兰社会;力图把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和伊斯兰教的传统结合起来;用现代的教育制度代替伊斯兰教的寺院经堂教育;用资产阶级共和国代替伊斯兰教的哈里发制度;用资产阶级的世俗法律代替教法中的民事和刑事法规等,使伊斯兰教适应新的社会条件。改良主义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有:埃及的现代主义者穆罕默德·阿布杜。印度以新文化运动为中心的改良主义者伊克巴尔、艾密尔·阿里。土耳其的凯末尔所领导的世俗主义宗教改良运动,于1922年废除苏丹制度,1923年建立起土耳其共和国,1924年最后废除哈里发制度。至此,伊斯兰教的改良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高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伊斯兰教的改良主义运动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泛伊斯兰主义的组织。同时,为恢复伊斯兰教原始教义的原教旨主义派别也有所发展。【佛教派别分支与关系】http://n.sinaimg.cn/sinacn12/99/w640h259/20180508/8b17-hacuuvu9919357.jpg佛教传承与传播佛教,有三个主要的派别,分别是上座部佛教(又称南传佛教、声闻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称北传佛教、汉传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称金刚乘、藏传佛教)。 其是对各个宗教所信仰崇奉的主神,如佛教的释迦牟尼,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安拉。但一说起他们大多数人跟小编一样最开始只知道他们的名字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远远没有我们对中国本土道教的神仙系统和神话故事的了解程度那么深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05/433ce553a7c14f818b9751ca06297f64.jpeg尤其是对基督教的上帝、耶和华、耶稣和基督一直是傻傻分不清他们到底是四个人呢,还是两个人呢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05/f41817d66dba4807b4c439cccae96f0c.jpeg如果是四个人但经常看见“上帝耶和华”和“耶稣基督”这样的组合形式出现是不是很让人苦恼呀那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分清楚这些名称或者人到底是什么意思首先,上帝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05/2d9290c785c749f290125a1f457e661f.jpeg关于上帝,大家应该了解的比较多一点上帝是基督教中全能、全知、全善的神在地位上类似于佛教的释迦牟尼在《圣经》中说是上帝创造了人类在这大家是不是想起了女娲造人呀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05/83fffcee591447659170379e766521ec.jpeg其次,耶和华在这里,就要讲到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渊源了最早的基督教徒被当作犹太教的一个支派在穷苦的犹太人中传播犹太教认为,世界上只有唯一的上帝这个唯一的上帝就是犹太教的耶和华关于犹太教的一些事情《旧约圣经》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诅咒你的,我必诅咒他。地上的万族却要因你得福。”由此看来耶和华是犹太教对于唯一真神上帝的名称而上帝也是基督教唯一的真神第三,耶稣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05/784bfb05e8e64fa6bdaa844cd78671d6.jpeg说到耶稣大家自然就会想起“耶稣复活”以及十字架据传统说法,耶稣是基督教的创始人在《圣经》中,上帝创造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但由于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05/9c05bedbf6154d7eb1444bba60f03af7.jpeg从而使人类生而带有原罪无法自我拯救而上帝关爱他的子民差遣其子也就是耶稣来到人间通过童贞女玛利亚而取肉身成人(即所谓“道成肉身”)所以耶稣既是神也是人他为救赎世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来拯救人类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05/d212f11e4b464935a65778cb7b2160b9.jpeg最后,基督意思是“受膏者”古犹太人封立君王时举行的为受封者头上敷膏油的仪式也等同于希伯来语中的名词“弥赛亚”在《圣经新约》中基督是耶稣的专用称谓即“主耶稣基督”为耶和华所拣选,受圣灵所感,具有大能的救世主。在《新约圣经》的保罗书信中,已形成了正式的基督观它们常常将基督与耶稣两词混用或合称为“耶稣基督”。大家清楚一点了吧!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度、天方教、回教等。伊斯兰系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顺从”“和平”。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意为“顺从者”)。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由麦加人穆罕默德(约570—632)创传。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20世纪以来,在西欧、北美和南美一些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传播。它自创兴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作为一种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和文化体系,传入世界各地后,与当地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对许多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发展、政治结构、经济形态、文化风尚、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据统计,全世界穆斯林约有16亿人口(2018年),占同期世界人口总数的23.4%。在亚非40多个伊斯兰国家中,穆斯林占全国总人口的大多数。一些国家将伊斯兰教定为国教。
6世纪末至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正处在原始氏族部落解体、阶级社会形成的大变革时期。半岛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半岛居民主要是以游牧为生的贝都因人,分成许多氏族部落,各氏族部落各据一方,逐水草而居,彼此之间经常为争夺牧场、水源、土地而发生战争。连年战争使社会动荡,生产停滞,氏族内部阶级分化加剧,部落贵族应运而生,他们占有大量绿洲和草地,拥有许多奴隶和牲畜,而大批游牧民濒于破产。半岛沿红海海岸的希贾兹(汉志)地区,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业要道。坐落在古商道南北交通中心的麦加,因受过境贸易之利发展为繁荣的商业城镇。麦加古莱什部落的商业贵族执掌着当时阿拉伯人崇拜中心克尔白神殿的管理权,每年从克尔白祭祀庙会的集市贸易中,谋取巨额收入,垄断了麦加的商业贸易。城镇中的商业贵族伙同游牧部落的贵族,通过经营商队、贩卖奴隶、放高利贷等手段,牟取暴利,对城镇贫民和农牧民进行高利贷盘剥,大批中小商人破产,沦为商业贵族的债务人,造成阶级对立加剧,社会经济危机四起。
外来的侵略和传统商道的改变,加剧了半岛的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拜占廷和波斯两大帝国,为争夺和控制阿拉伯商道,对半岛进行了长期的掠夺战争。频繁的战争和掠夺,使阿拉伯南部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土地荒芜,灌溉工程被毁,道路淹没,商旅不行,人口锐减,使富庶的也门地区迅速衰落。同时,波斯为了垄断东西方贸易,废止由也门经半岛西部红海岸到达叙利亚的商路,另辟一条经波斯湾和两河流域到达地中海的商道。商路的改变,造成了半岛南部和西部经济的衰退,麦加、麦地那等城镇的过境贸易急剧衰败,商业贵族收入骤减,许多靠商队谋生的贝都因人和城市居民生路断绝,社会危机不断加深。
阿拉伯地区日益加剧的社会危机,外族的不断入侵,促进了阿拉伯人的觉醒,社会各阶级都在寻求出路。阿拉伯贵族为维护其统治,企望打破氏族壁垒,夺取新的土地和重新控制商道;广大的下层人民和奴隶要求和平与安宁,渴望摆脱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改善自己的贫困地位。伊斯兰教的兴起,是阿拉伯半岛各部落要求改变社会经济状况和实现政治统一的反映。穆罕默德顺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创传伊斯兰教,在宗教革命的旗帜下,领导了阿拉伯的社会变革运动,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穆罕默德是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生于麦加城古莱什部落哈希姆家族。他自幼父母双亡,由祖父和伯父抚养。早年失学替人放牧,12岁时跟随伯父及商队,曾到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地中海东岸一带经商,广泛接触和目睹了阿拉伯半岛和叙利亚地区的社会状况,了解到半岛原始宗教、犹太教、基督教的情况,为他后来的传教活动提供了大量社会知识和宗教素材。25岁时他同麦加富孀赫蒂彻结婚,婚后生活富裕安定,社会地位日益提高。他受一神派思想的影响,经常隐居潜修。相传,610年穆罕默德40岁时的一天,当他在麦加城郊希拉山的山洞潜修冥想时,真主派天使吉卜利勒向他传达“启示”使之“受命为圣”。此后,他宣称接受了真主给予的“使命”,便开始了历时23年的传播伊斯兰教的活动。起初在麦加秘密传教,一些至亲密友成为最早的信奉者。612年,穆罕默德转为公开向麦加群众传教。穆罕默德在早期的宣教中,告诫人们放弃多神信仰和偶像崇拜,宣称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是唯一的主宰,要求人们信奉独一无二的真主;谴责多神信仰给阿拉伯人带来的愚昧和社会道德的堕落,宣讲末日审判和死后复活的观念,警告多神教徒如不归顺真主,将在末日审判时遭到惩罚,堕入火狱,归顺真主者将在后世得到奖赏,进入天园。他还提出凡穆斯林不分氏族部落,皆为兄弟,应联合起来,消除仇杀,并提出禁止高利贷盘剥,行善施舍赈济贫弱孤寡和善待、释放奴隶等一系列社会改革的主张,受到广大下层群众的拥护,许多人纷纷归信伊斯兰教。由于穆罕默德所传教义从根本上动摇了部落传统多神信仰的地位,触犯了麦加古莱什贵族和富商的宗教特权和经济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和迫害,使穆罕默德和穆斯林在麦加难以立足。
622年9月,穆罕默德同麦加穆斯林迁徙麦地那,标志着伊斯兰教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穆罕默德领导穆斯林进行了政治、经济、宗教等一系列改革。首先以伊斯兰教作为统一和团结的思想旗帜,派弟子到麦地那各阿拉伯部落传教,当地绝大多数居民很快归信了伊斯兰教。他制定了麦地那处理内部民事和对外关系中遵守的《麦地那宪章》,在信仰自由和结盟的基础上同犹太人等其他部落达成协议,实行和平共处。实现了麦地那的统一后,他以伊斯兰教共同信仰代替部落血缘关系,建立了以“乌玛”(意为“民族”、“社群”)为形式的政教合一的政权,穆罕默德成为麦地那宗教、政治、军事和司法的最高领袖。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阿里及部分著名的“圣门弟子”组成领导集团。
穆罕默德以真主“启示”的名义,完成了伊斯兰教义体系及各项制度的创建。他确立了以信奉独一真主为核心的“六大信仰”;规定了穆斯林履行的“五项”天命功课及仪则;制定了包括宗教教规、民事、刑事、商事、军事等方面的法律制度;确定了以止恶扬善为核心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社会道德准则。为巩固麦地那政权,穆罕默德组织了穆斯林武装。在“为真主之道而战”的号召下,于624—627年间,他领导穆斯林武装同麦加贵族进行了著名的白德尔之战、吴侯德之战和壕沟之战等三大战役,沉重打击了麦加贵族。628年,穆罕默德以朝觐为由,率军至麦加近郊,麦加贵族被迫妥协,同穆罕默德签订《侯代比亚和约》,决定双方休战10年。穆罕默德利用休战时机,向邻国和半岛上的阿拉伯部落派出使节,向他们传播伊斯兰教义。
630年,穆罕默德以麦加贵族违背协议为由,率领穆斯林军队,进逼麦加城下,以艾布·苏富扬为首的麦加贵族被迫请降,接受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的先知地位,麦加全城居民宣布归信伊斯兰教。进入麦加后,穆罕默德下令捣毁克尔白殿内全部神像,只保留黑色陨石,并改克尔白为清真寺。631年末,半岛各部落相继归信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的领袖地位,基本上实现了半岛的政治统一。632年,穆罕默德率10万穆斯林在麦加进行了一次经过改革的朝觐,史称“辞别朝觐”。穆罕默德亲自确立了朝觐的一系列仪典,成为尔后穆斯林朝觐所遵循的范例。他发表了辞朝演说,以真主“启示”的名义,宣布伊斯兰教创传的胜利,强调穆斯林之间团结和统一的重要性。同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病逝。至此,伊斯兰教成为阿拉伯半岛占统治地位的宗教。
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地区性单一民族的宗教发展成世界性的多民族信仰的宗教,是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通过不断对外扩张、经商交往、文化交流、向世界各地派出传教士等多种途径而得到广泛传播的结果。穆罕默德逝世后,伊斯兰教进入“四大哈里发时期”,随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的对外征服,伊斯兰教向半岛以外地区广泛传播,史称“伊斯兰教的开拓时期”。661年起,伊斯兰教进入阿拉伯帝国时期,历经伍麦叶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地跨亚、非、欧三大洲,伊斯兰教成为帝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13世纪中期随着外族的入侵,帝国境内东、西部诸多地方割据王朝的独立,阿拉伯帝国解体。中世纪晚期,伊斯兰世界并立着奥斯曼、萨法维、莫卧儿三大帝国;其中奥斯曼帝国版图和影响最大。18世纪中叶以后,西方殖民主义者相继侵入伊斯兰世界,许多国家逐步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伊斯兰世界人民多次掀起反抗殖民压迫的斗争,给殖民主义者以沉重打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伊斯兰国家相继独立,当今伊斯兰世界的格局逐步形成。
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发展给中东地区乃至整个世界都带来了重大的伤害,相关各国也都做出反应对其进行打击,但是由于地缘因素的影响,区域内的以伊朗为代表的什叶派、以沙特阿拉伯为代表的逊尼派、以色列、土耳其,区域外的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在具体做法上又有很大的区别。
自2014年6月以来,极端暴恐组织“伊斯兰国”(IS)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攻城略地,迅速扩张,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境内攻击库尔德人和什叶派政权,对除逊尼派以外的“异教徒”进行残忍的迫害;在叙利亚境内则以推翻阿萨德政权、建立伊斯兰国政权为目的进行武装活动;在政治抱负上,“伊斯兰国”更是想要建立一个不仅包括伊斯兰会议组织成员国,还涵盖意大利、西班牙和中国新疆的“伊斯兰哈里发帝国”,企图统治全世界的穆斯林。
国际战略形势
“伊斯兰国”能够得以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2011年“阿拉伯之春”导致的中东地区的政局混乱,混乱的局面给了它以喘息和投机的机会;而它的迅速扩张又急速加剧了中东地区的政局动荡,各类极端暴恐组织在阿拉伯半岛和北非马格里布地区迅速扩散,甚至形成了“阿富汗-巴基斯坦、叙利亚-伊拉克、阿拉伯半岛”和“北非马格里布国家、非洲之角索马里、西非尼日利亚”两个大三角,严重威胁地区及世界安全,
一、中东地区的什叶派和逊尼派
什叶派和逊尼派一直是中东地区不断发生竞争和冲突的两大主要宗教派别。在伊拉克战争后,中东地区以世俗国家划分,大致形成了两大联盟:一方是以伊朗为代表的什叶派联盟,还包括伊拉克、叙利亚和一定程度上的黎巴嫩;另一方则是以沙特阿拉伯为代表的逊尼派联盟,包括中东地区大部分阿拉伯国家。
伊拉克战争打破了伊拉克国内和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平衡,为“伊斯兰国”的崛起埋下了祸根。伊拉克虽然什叶派人口占多数,但是一直由逊尼派掌权,伊拉克战争后,逊尼派政权被推翻,美国支持什叶派建立政权,新政权上台后大肆打压逊尼派,这使得伊拉克国内的教派冲突加剧。同时,伊拉克国内的政权变动又引发了整个中东地区的局势变动,进而出现了以伊朗为首的什叶派联盟和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逊尼派联盟相对立。而伊拉克内部的政局动荡,
伊斯兰国与国际反恐应对策略探究
https://www.shahit.biz/cmn/#home
https://shahit.biz/supp/list_008.pdf
在中国有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东乡、撒拉、保安等10个少数民族相当一部分群众信仰伊斯兰教。在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中国穆斯林”。 还有修了很多清真寺
世界宗教宗教中 除了佛教大部分都对,但是还有很多得修行实证,例如:禅定 神通 以及三界中的宇宙世界观 以及他说的涅槃来解除生死病等轮回之苦……都有待证明、生命首先是生存,接着就是改造世界 完善世界 研究起源 世界生命以及一切等等 都是为了发展 后代繁衍得更好。
如果了解能量,解决能量需求 或许就能解决世界 生命需要能量的等等一系列问题。 研透了生命和世界,才能了解和知道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等等这一切都需要靠智慧解决,就像毛泽东说的要实事求是!
像大众证实,就像科学一样,都是要求证的重复可以证实,
就像网上很多ufo 也有部分可能是真的证据,但是也说明不了什么外星人的理论科技都有待证明,有很多东西是真是假 是好是坏 都需要辨别判断 ,科学的严谨实证,最后能广而通用 ,改善改进才行。
而众多宗教中有太多太多说得天花乱坠根本无法证明 ,所以矛盾多多 冲突多多理论这东西精神上的冥想就像梦一样,很难作为证明证实 ,除非是把其他维度的展现给大家看 就像佛经说的那样, 也有很多神通也展示了 ,把其他三界也展示了……
再说佛教追求是解脱,而现世是生命为了生存 生活 。 2者对于生存生死这类问题, 知识智慧得出解决方法完全不同……只能说最后能证明证实才是真的,好的,对的
而那么多宗教中 很多都是不可取的 无法证实 就像伪科学,对世界 社会 甚至给国家 带来冲突 分裂 和种种坏处
1、善星(又名苏那伽陀)并非是佛陀的儿子,而是离车族人。他曾入佛门,为佛陀侍者,后喜好裸形外道而离开僧团,到处诽谤佛陀。一时,世尊住毗舍离城西郊之一丛林。尔时,有离车族之子善星,舍此法、律未久——南传中部《师子吼大经》2、所谓的另一个儿子优婆摩那,在南传经典中也无迹可寻,可能也是佛陀的侍者之一。没有三子,可见佛陀有三妻之说很难立足。3、北传的《涅槃经》和南传的《涅槃经》差别巨大。建议对此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后者。4、从佛经的上下文来看,佛陀是第一次见到这个耆那教徒,不知道为什么要指责他“杀害父母”?这个问题,下文就有回答:今沙门瞿昙靡事不知,有一切智。既然有一切智,当然知道众生的因果。5、耆那教又名裸形外道,崇尚极端苦行。追走母牛,牧牛者行他处去时,于牛槛中,四肢匍匐而行,于幼乳食犊之粪。
多年积蓄尘垢于予身,自然皮生苔。
——《师子吼大经》善星很喜欢这样,佛陀就告诉他,这并非解脱之道。
总结耆那教在佛教之前,就极为盛行。佛陀自己,以及五大比丘,都是依此道修行。佛陀放弃时,五大比丘认为他堕落了,纷纷离他而去。后来的提婆达多,为了控制僧团,提出过于耆那教相似的戒律,这对佛教戒律有一定的影响。佛陀涅槃后,外道势力纷纷入侵,最先体现在教义的增删和修改,还有僧团的分裂,导致佛教逐步瓦解。这对佛教的打击非常大,后来的佛经,特别的汉地经典,依照的是梵本,有非常多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的影子,增强了轮回和神话色彩,细看有非常多矛盾的地方,让人很容易混淆。佛教和耆那教有过一次辩论,记录在《优婆离经》中,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井磐的那篇文章,噱头多过事实,调侃多过究法,并不值得赞叹。
两者都是沙门思潮中的产物,同时代同文化下产生,自然有相似性,类似中国诸子之间的关系(两教的祖师是同时代的人),两教都持无神论观点。耆那教传播不广是因为太不亲民了,一个崇尚裸体修行,不能杀生(包括植物),以饿死为荣的宗教怎么可能被广泛接受。此外当然有大规模争辩产生,耆那教在佛经里被称为裸形外道,为六师外道之一,佛经对其的批判记载仅次于婆罗门外道。两教一直存在冲突,佛陀的弟子目犍连尊者就是被耆那教徒杀害的。
最近看了一些耆那教的介绍,发现很有意思。(原始)佛教和耆那教实在太像了,二者都是寻求解脱,获得解脱的人都叫阿罗汉,二者都有五戒,其中有四条是一致的......总之相似点太多了,要列举二者的相似性,估计可以写出几千字来。我认为,认识一个事物,最好的方式是去认识它的历史。而耆那教和佛教的诸多相似之处,简直就活脱脱的是一部“佛教史前传”(毕竟耆那教要比佛教古老得多,按耆那教自己的说法,与佛陀同时代的大雄,已经是耆那教的二十四祖),理解了耆那教是怎么回事,也就更容易理解佛教的诸多重要的观念是怎么来的。那么佛教和耆那教最核心差异是什么呢?以我浅见,耆那教认为灵魂不能解脱的原因是业力,耆那教把业力描述为一种细微的物质,像尘垢一样附着在灵魂上,只有把业力消灭干净,灵魂才能得到解脱。而消灭业力有两个途径:一是严守戒行,不再招惹新的业力。而是行苦行,通过苦行消灭业力。这种理论,我猜测是佛陀之前,沙门中认同度比较高的理论,佛陀一开始也是接受这套理论的,所以进行了六年的苦行,但最终发现苦行并非解脱之道,从而悟出了另外一套更为究竟的解脱方法。首先,佛教也是追求“心”的解脱,但障蔽心不能解脱的,不是“业”(佛教理论中,似乎也没有物质形态的“业”的概念),而是“无明”,但是“苦行”并不能消除“无明”,这是佛陀对以往沙门思想的一次根本性的否定。消除“无明”需要靠智慧,而获得智慧的前提是“戒”与“定”,这就是佛教不同于以往沙门思潮的地方。总之,佛教和耆那教的关系,应该是继承和扬弃的关系,佛教的世界观、修行目的、道德观念都继承于耆那教(或者说以耆那教为代表的远古沙门思潮),但是在获得解脱的方式上,彻底否定了通过苦行获得解脱的观念,而提出了以“戒”“定”“慧”为核心的修行体系。如果展开说的话,在佛教眼中,耆那教应该也是圣人之道,也是值得尊敬的,但佛教认为一味强调苦行是无益的,既不能获得智慧,也无法得到解脱。但是,从很多阿含经上记载的故事来看,长期修习苦行的外道,往往接受了佛的教导后,很快就可以证阿罗汉果。例如佛陀最初度化的五比丘,在佛陀得道之前是和佛陀一起修习苦行外道的,佛陀初转法轮之后就证得阿罗汉,摩诃迦叶也是苦行外道,皈依之后8天就证得阿罗汉,还有佛陀最后度化的"须跋陀罗”,也是苦行几十年的外道,但经过佛陀几句话的点拨,立刻就证得了阿罗汉。长期苦行的外道,在佛陀点拨下,很快就证得阿罗汉,类似的故事在阿含经中还有很多,可见佛教并不认为这些外道的方法错误,只是他们的修行缺乏了最关键的要素:智慧。
最大的差别是耆那教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绝对的,今生你做了恶事,今生或者下辈子一定会受到报应,所以耆那教徒相信主动去苦行可以通过提前受苦来消除业力,但是世尊不这样认为
在印度,薄伽梵,阿罗汉,解脱,烦恼,业力,轮回这些观念都是固有的,佛教和耆那教相似,在于他们都继承了印度宗教文化里的一些内容,它们都出生于印度这一个大的文化背景当中,相似是不可避免的。而差别,自然就是核心教义的区别了,佛教的「无我说」、「缘起说」是不共于其他宗教的。
两教的辩论,历史上有很多,佛教当中也有不少论著仔细探讨了各宗外道的思想,如「胜论外道」、「数论外道」等,很多论著当中都有对外道思想进行批驳,如《中论》、《成唯识论》
相同:是否认有神论。不承认有创世神。最大的区别是:对“业”的定义。耆那教认为物质世界是实有的,业是实有的。佛教不关心物质世界是不是实有,认为业来自于心的错误和执着。这个区别导致双方实践论的巨大分野。佛弟子修行必須親近善知識聽正法修四念處 耆那教不會修四念處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099_041雜阿含經(一一二五)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須陀洹道分,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對佛弟子來說要想了解佛法重要的必要條件是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如果只是自修佛教經典卻不親近善男子、聽正法這是錯誤的修行方法。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100_005別譯雜阿含經(一〇二)一時,佛在優樓頻螺聚落,泥連河側菩提樹下,成佛未久。佛於樹下,獨坐思惟,而作是念:「唯有一道,能淨眾生,使離苦惱,亦能除滅不善惡業,獲正法利,所言法者,即四念處。云何名為四念處耶?觀身念處、觀受念處、觀心念處、觀法念處。若人不修四念處者,為遠離賢聖之法,遠離聖道。若離聖道,即遠離甘露。若遠離甘露,則不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等人,我說終不能得離於一切諸苦。若修四念處,即親近賢聖法者,若親近賢聖法,即親近賢聖道。若親近賢聖道,即親近甘露法。若親近甘露法,即能得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若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等人,即說離苦。」
只有修四念處才能斷除所有煩惱走向涅槃、不修四念處就沒辦法斷除所有煩惱走向涅槃、因此佛弟子必須親近善男子、聽正法、依照善男子教導的正法修四念處才能用智慧斷除所有煩惱走向涅槃。
不吃肉苦行裸體外道耆那教沒有修四念處所以無法用智慧斷除所有煩惱走向涅槃。
原本印度佛教正法時代有一千年,不過由於阿難勸佛讓女人出家所以印度佛教正法時代只剩五百年,佛入滅五百年後假佛教大乘經典大量出現抹黑真正佛教是「小乘」毀滅印度佛教正法。
拆穿假佛法大乘偽經的千年騙局佛入滅後佛教中有些叛徒信仰和原來佛教教義不合,不過那些佛教的叛徒不反省自己錯誤反而發明「大乘」經典自誇自己的錯誤信仰是高級「大乘」,抹黑佛說的佛法是低級「小乘」、假的「非實化城」,瞎掰佛用低級「小乘」、假的「非實化城」詐騙「怯弱下劣」的佛弟子,稍微有點理智就知道真正的佛不會抹黑佛自己說過的佛法是低級「小乘」、假的「非實化城」。
說穿了「大乘」經典就是打著佛教招牌反佛教的假佛法,很多附佛外道都學會了「大乘」經典的詐騙手法,那些附佛外道會說他們學的是比較高級的佛法,佛教學的是比較低級的佛法。
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四念處禪修資訊http://mbscnn.org/NewsList.aspx?CLASS=221在上面網頁點選《帝釋所問經講記》77頁可以看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對「假佛法大乘」的評論,馬哈希尊者的《毗婆舍那講記(含法的醫療)》詳細說明了如何修四念處增加智慧斷除所有煩惱。
http://ebooks.dila.edu.tw/series/WZK/books《正念禪修方法》簡短說明如何修馬哈希四念處禪法。
http://santi4u.blogspot.com/台灣班迪達禪修學會也有教導馬哈希尊者的四念處禪法。
上座部佛教葛印卡四念處內觀禪修資訊台灣分部 :https://www.udaya.dhamma.org/zh-tw/香港分部 :http://www.mutta.dhamma.org/new/HKVMC_Chi/HKVMC_Home_Chi.html
上座部佛教泰國隆波田正念動中禪(四念處)禪修資訊大陸分部: http://www.zndzc.org/台灣分部: https://www.mahasati.org.tw/home/index.phphttp://cn.watsanamnai.org/watsanamnai-cnhttp://www.mahasati.org/
南傳菩薩道http://www.dhammarain.org.tw/books/sou/sou-all.htm
明昆長老特別把上座部巴利三藏和注釋中的菩薩成佛之道整理成《南傳菩薩道》,
在现代科技下
除了上座部原神佛教道教大致正确外,宗教基本不正确,都是伪科学,
因为科学实事求是 实证精神 世界的宗教冲突很多
世界是多元和多维的,但在地球生命里,生存和发展才是主题善良和爱和内心的良知 道德是文明的根本
其他的宗教都可以消灭
佛教 道教 科学可以保留
宗教和政治不能冲突 ,得相辅相成 没有对方的智慧能力就互不干涉为原则
政治是追求生存和发展 宗教是个人心灵追求修行 都是为社会进化服务的
谁的能力大就听谁的,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公元前18世纪,亚伯拉罕抛弃了许多原始的信仰,建立了一个只有上帝的信仰。摩西是犹太人的民族英雄,他在公元前14世纪建立了犹太教,建立了犹太教,他把神叫做“雅卫”。
犹太教的《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就形成了。在第一世纪,犹太人耶稣创建了一个犹太教的分支,也就是基督教。因此,在基督教的初期,教徒都是犹太人。然而,犹太教认为基督教是异教徒,他们对耶稣进行了猛烈的攻击和迫害。之后,耶稣的信徒们一直在传播基督教的教义。他们还把“犹太人”的传教士改成了“非犹太人”,使他们的信徒数量和力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耶稣刚过世,他的门徒保罗、彼得,就把耶稣平日里所教导的基督教教诲,编入了《新约》。从那以后,《新约》、《旧约》成为基督教的经典之作。基督教把神叫做“耶和华”。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在七世纪做生意时,遇见一位基督徒。这位基督徒预测,穆罕默德将来必定是基督教的先知。从那以后,穆罕默德就常常阅读犹太教、基督教的《圣经》、《旧约》、《新约》,还独自一人到麦加城外的希拉洞穴里冥想,思考《圣经》中的秘密和知识。公元610年,穆罕默德39岁,他把《旧约》和《新约》的教义融为一体,编撰《古兰经》,创立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将基督教中的上帝和天使的本地化,以便更好地被阿拉伯人所接受。例如,称呼神为“安拉”、“真主”;大天使百列称之为吉卜利里。伊斯兰教是从犹太教和基督教中吸取、发展、发展起来的。穆罕默德在《古兰经》里也曾呼吁穆斯林要敬拜亚伯拉罕,摩西,耶稣为先知,只是穆罕默德是神的最后一个传教士。与基督教所宣传的“仁慈”不同,犹太教和伊斯兰教都是“征服”与“顺从”。另外,在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也存在着相当多的一致。正如《旧约》里的亚伯拉罕(伊斯兰教中称为“易卜拉辛”),他们都是信仰之父和先知;他们都相信,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是犹太人的始祖,而实玛利为庶子,是阿拉伯的祖先;他们都认为会有世界末日和末日的来临,圣地都是耶路撒冷。基督教从犹太教希伯来圣经(即《旧约》)中借用了大量犹太教的术语,并将《旧约》的教义纳入了《新约》;而伊斯兰教,则是从犹太教与基督教的《旧约》与《新约》中汲取了大量的犹太教及基督教的术语。所以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同根同源的。
耶稣所行的神迹圣经中详细记载的所行共计有35件,其中医病赶鬼的有23件;9件是支配自然界力量的;3件使人复活之神迹。壹;医病赶鬼的神迹【23件】一 ;医好麻风病人——马太福音 8章24节 马可福音1;20-24 路加福音5;12-13二 ;医好百夫长的仆人——马太福音8;5- 1313 路加福音7;1-10三 ;医好彼得的岳母—— 马太福音8;14-15 马可福音1;30-31 路加福音4;38-39四 ;格拉森被鬼附的人——马太福音828-34 马可福音5;1-15 路加福音8;27-35五 ;治好瘫痪病人—— 马太福音9;2-7 马可福音2;3-12 路加福音5;18-25六 ;患血漏病的女人——马太福音920-21 马可福音5;25-29 路加福音8;43-44七 ;医好二个瞎子—— 马太福音9;217-31八 ;哑巴鬼附体—— 马太福音9;32-33九 ;治好萎缩的—— 马太福音12;10-13 马可福音3;1-5 路加福音6;6-10十 ;赶出哑巴鬼—— 马太福音12 ;22 路加福音11;14十一;迦南妇人的女儿——马太福音15;21-28 马可福音7,24-28十二;被鬼附体的小孩——马太福音17;17-18 马可福音9;17-29 路加福音9;38-43十三;医好二个瞎子—— 马太福音20;29-34 马可福音10;46-52 路加福音18;35-43十四;聋哑 —— 马可福音731-37十五;会堂内被鬼附体的—— 马可福音 1;23-28 路加福音4;35-36十六;医好伯赛大瞎子—— 马可福音 8;22-26十七;残疾的妇人 —— 路加福音 13;11-13十八;水肿病人 —— 路加福音14;1-4十九;十个麻风病人—— 路加福音17;11-19二十;大祭司仆人 —— 路加福音22;50-51二二;毕士大池傍的病人—— 约翰福音5;1-9二三;医好生来瞎眼的 —— 约翰福音9;1-17贰;支配自然界力量的神迹 【9件】一 ;平静风浪——马太8;23-27 马可4;37-41 路加8;22-25二 ;耶稣覆海——马太14;25 马可6;48-51 约翰 6;19-21三 ;五饼二鱼——马太14;15-21 马可6;35-44 路加9;12-17 约翰6;5-13四 ;四千人吃饱——马太15;32-38 马可8;1-9五 ;鱼口中得税银——马太17;24-27六 ;无花果树枯干——马太21;18-22 马可11;12-14 20-25七 ;两船鱼 —— 路加5;1-9八 ;白水变酒—— 约翰2;1-10九 ;153条大鱼—— 约翰21;1-11叁;使人复活的神迹 【三件】一 ;崖鲁的女儿复活——马太9;18-19 马可5;22-24 38-42 路加8;41-42 49-56二 ;拿因城寡妇之子—— 路加7;11-15三 ;拉撒路复活 ——约翰11 ;1-44以上是耶稣在世所行之神迹,‘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耶稣为什么会被奉为神之子和救世主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信众?23.8亿这么多,个人猜测可能是和新约圣经里所记载的耶稣的神迹有关。根据新约福音书的记载,耶稣曾多次治愈身患残疾的病人,像是让多位双目失明的盲人重获光明,让数名身患聋哑的病人摆脱无声的世界,让常年瘫痪在床的病人起身行走,甚至传言一个大祭祀的仆人马尔库斯,他的耳朵被割掉了,耶稣也只是把耳朵放回去,再用手抚摸,耳朵就又长回去了。https://p2.itc.cn/images01/20220705/810003023fc241adabe3c101052b14cd.jpeg我们都听说过耶稣复活的故事,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根据记载耶稣还曾经让三个人起死回生,分别是会堂赞助人的女儿,寡妇的儿子,还有一个耶稣的密友。根据福音书的记载,耶稣的这些神迹都是免费给予,从不要求任何形式的回报,他也从不以神迹的显现来为自己谋取名声。相当于在2000年前那么一个蛮荒的年代,硬是靠着群众的口碑打造出自己的品牌,除了医疗和复活以外,耶稣甚至还有“控制自然”的超能力。“耶稣水上漂”的故事,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了,我们就不聊了。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故事,据说有一天屋外暴风骤雨,耶稣当着众门徒的面,口中念念有词,屋外的暴风骤雨顷刻之间变成了晴空万里。比前面的所有神迹加在一起还要神奇的,就是最著名的耶稣复活的故事。根据记载,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后的第三天,起死回生复活了,有没有人能证明这件事呢?根据记载,耶稣复活以后出现在了包括他12个门徒在内500多个人的面前,人证可以说非常充足。据记载,之后,在复活的第40天,耶稣又当着众门徒的面,身体缓缓上升,飞入了云端,消失不见了。这个复活又飞升,每一个字眼都在挑战着我们的认知,更何况还被这么多人亲眼见证过,那如果这不是一个群体造假事件的话,那么耶稣的这些神迹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要解答这个问题的话,我们要聊到几幅画。据说这几幅画记录的就是当年的景象,据说耶稣所在的位置,天上就经常会出现“气象气球”和“十字架”。甚至还有一幅的“气象气球”里貌似出现一个“假人”在里面,所以耶稣的种种神迹会不会和这些气象气球和假人有关呢?关于这一点,我们要从圣诞节了解清楚。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12月25号圣诞节这天真的是耶稣诞生的日子吗?关于耶稣出生的具体日期,圣经里面是没有任何记载的,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现在过的这个12月25号的圣诞节是怎么来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提到一个事件,叫做“圣母领报”。圣母指的就是耶稣的母亲圣母玛莉亚,据说在3月25号这天,天使加百列在玛利亚面前显灵,并告诉她,她将受孕于神诞下耶稣。后来罗马教会就在圣母领报3月25号这天的基础上,加了9个月,定做了耶稣的出生之日,也就是我们今天圣诞节12月25号的来源。https://p5.itc.cn/images01/20220705/7cbcaab36b9b4cc49311ed3d1466c5ee.jpeg这个做法我相信大家都听出来是相当地草率,那到底哪一天才是耶稣真正的诞生之日?有神学家和天文学家就根据耶稣出生当天的天象记载,回溯到2000多年前的公元元年,发现在公元元年6月17号这天的天下和记载中描述得非常吻合。那肯定有小伙伴发现不对了,这3月25到6月17连三个月都不足,怎么可能?没错,我的第一反应也和你一样,这怎么可能?直到我看到了这样一条记载,就是说在圣母领报的那天,玛莉亚见到了天使,然后被告知这些事情以后,当时还是童女的玛利亚就被吓坏了。在天使走后,马上去找他的亲戚伊丽莎白,而她见到伊丽莎白的时候,肚子已经出现了胎动,这样你再看6月17号要是圣诞节的话,是不是比12月25号更合理一点?还有一幅画记录了圣母领报当天的景象,你想象一下,天使都降临了,当天肯定会出现异象。而画中,天上明晃晃悬浮了一个气象气球,然后一道光束径直地照到了玛莉亚身上。如果耶稣真的是半人半神的话,你再回看前面的那些神迹,那不都成了常规操作了?https://p7.itc.cn/images01/20220705/019838672c7b4fd1a50b30d193b1039c.jpeg有两本来自古埃及的古籍,其中一本现在保存于纽约市的摩根图书馆与博物馆,另外一本,则保存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博物馆。这两本古埃及的文献,如今已经被破解了。在这两本古籍中,各有一段非常匪夷所思的记载,这两段记载似乎在确认耶稣的身份,确实成疑。其中有一段是这么记载的,犹太人问犹大,犹大就是那个背叛耶稣的门徒,犹太人就问犹大,我们要怎么抓他(耶稣)呢?因为你也知道,他(耶稣)是没有固定形态的,有时候他是红的,有时候他是白的,有时候他又是小麦色,有时候他是年轻人,有时候又是老人的模样。这记载的意思是说,耶稣每天都能变换成不同的样子。那另外一本古籍呢,使用科普特语(古埃及语的一种)记载,在这本古籍中,就记载了本丢彼拉多在耶稣被钉十字架前的一晚上,跟耶稣的对话。本丢彼拉多是谁呢?他是罗马帝国派到犹太地的最高代表,他是个罗马人。《新约圣经》的四本福音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全都是这样描述丢彼拉多的。就说彼拉多这个人呢,他不单单对于耶稣策反罗马帝国的指控持否认态度,而且,对于对耶稣行刑这件事,他也是不情愿的。这个背景我介绍完以后,你再看接下来这段对话,这段对话发生在耶稣行刑前的前一天晚上。彼拉多就对耶稣说:看呀,天黑了,当早晨来临的时候,我会把我唯一的儿子交出去,让他来替你受过。听到这里,耶稣说,彼拉多,感谢你为我做的一切,如果真想躲的话,他们是根本就抓不到我的。话音刚落,耶稣就在彼拉多面前变成了隐身,是那种一下就消失了的隐身,耶稣的意思就是展示给彼拉多看,自己并不是逃不掉,而是根本没打算逃走。这一段记录也间接告诉了大家,耶稣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地球人。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件关于飞碟坠毁的事件。 1947年两个飞碟意外坠毁,在其中一个飞碟里,有一个灰人幸存了下来。而除了这个幸存的灰人以外,军方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黄皮书”。这个消息,也是得到了军方内部多位高层人士的确认,确有其事,根据黄皮书的信息,他们早在几千年前就来到了地球,而地球上各个古文明中记载的“神”几乎都是外星人。这些外星势力长期与人类互动,展示技术,并被地球的原始居民误认为是“神”。在众多的记录中,其中就有记载2000多年前的耶稣,根据黄皮书的信息显示,耶稣是属于一个特殊的外星人群体,他是基因工程下人类和外星人的混合体,而且,他是专门被派到咱们这个地球上,通过宗教的方式来引导人类朝着爱与宽容的方向前进。而在这个过程中,耶稣所展现的那些神迹,与其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外星势力的介入都息息相关。然而这并不是外星势力第一次试图影响人类进程。例如旧约圣经中所记载的摩西,作为一个24K纯的地球人,他所展现出来的种种神迹,其背后似乎也有外星势力的影子。听到这儿,可能小伙伴们会感到非常讶异,但纵观历史,这个耶稣和犹太教一直都与外星人的活动脱不了关系。根据黄皮书的信息,当这些外星势力回来查看耶稣进展的时候,他们发现人类已经把他(耶稣)给干掉了,当时看完以后,既生气又失望,更让他们失望的是,他们发现这些原始的地球人很有意思,在消灭了耶稣以后,反而开始把耶稣奉为“神”,开始了崇拜。也就是说,地球人的这个转变,并不是来自耶稣的爱与宽容的引导,而是源于对于神迹和魔法的尊重和崇拜。所以在外星人看来的话,这次引导几乎是以失败告终。
前言:司马氏篡夺曹魏江山之后,司马氏第三代的杰出代表司马炎依托曹魏强大的实力一统大江南北,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乱世局面。然而司马氏没有吸取汉朝七王之乱的教训,大搞分封制,加上一个智商有问题的晋惠帝,天下再次大乱。诸侯王们你方唱罢我登场,直到把西晋最后一点力量消耗殆尽为止。一直以来被中原王朝压制的匈奴、羌、氐和鲜卑等族见状斥力南迁,北方大地一片乱象,各种矛盾极其尖锐。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618%2Fb1f031f4j00rdmsbp001id000hs00a4p.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南北朝时期的北方乱世景象
汉赵、前秦、后赵、前燕、北魏等王朝在面对这种矛盾的时候更多的是利用宗教的力量,尤其是劝人向善、提倡忍耐的佛教。他们
利用佛教的教义来浸润人们的心灵,淡化人们的反抗思想。因此,佛教在这个时期传播的速度是一日快过一日。例如北魏后期,单都城洛阳一地,佛教的寺庙就超过了500多座。北齐后期,单都城邺城一地,佛教寺庙高达4000余座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618%2F45806ab6j00rdmsbp001pd000hs00a4p.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大兴
一、佛教的力量不受控制之后让统治者反受其弊
1、与民不利
任何事物都需要有一个度,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再好的事物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佛教发展到北周时期,佛教寺庙里修行的僧尼总数都快赶上百姓数量的一半了,这些僧尼因为不事生产,并且受到统治者们的格外青睐,拥有诸多超脱于世俗百姓的权利。平民百姓们都有交税和服役的义务,僧尼就没有,相反,为了养他们,朝廷还得给各家寺庙划拨大量土地,还得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寺庙,比如制钱用的铜矿。这下相当于原本是10个人供养1个人,变成了5个人供养1个人,直接导致这5个人的压力翻倍,同时王朝的经济压力直线上升。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618%2Fff6bf403j00rdmsbp002ed000hs00a4p.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古代不事生产的佛门僧众
2、与地主不利
封建社会本质上是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构成,农民阶级受限于对佛教的认识水平,只感受到自己负担加重,却只能把这种不满放在王朝统治者身上。可地主阶级不一样,他们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来给他们耕地,同时还需要更多的土地来壮大自己,这些都因为佛教的高速发展而大受影响,大量的人口成为僧尼,大量的土地被寺庙所拥有,他们中很多人清晰地知道这一切都源于佛教,所以他们在朝堂上的代言人不断向皇帝进言,希望皇帝下令控制佛教发展。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618%2F038931e5j00rdmsbq0014d000hs00a4p.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古代每座寺庙基本都是当地的地标建筑
3、与士大夫不利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家后,到南北朝时期已历六百余年,儒家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尤其是以儒门弟子自居的士大夫们,佛教教义中所蕴含的思想很多方面都和儒家思想显得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驰。思想是行为的基础,如若大家都不去信佛教的思想,而不再推崇儒家思想,甚至对儒家思想产生质疑的话,那么对他们这些儒门弟子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进而对他们的荣耀与地位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所以他们中很多人从内心里就抵触佛教,甚至有士大夫宣称佛教是五胡妖风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618%2F02ce2433j00rdmsbq001wd000hs00a4p.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佛教主张的众生平等和儒家主张的伦理关系冲突
二、北周武帝灭佛势在必行
1、大风起兮得灭佛
如果说后周世宗柴荣是五代第一帝,那么北周武帝宇文邕就是南北朝的北朝第一帝。原本皇位和他没什么关系,奈何他前面的哥哥们都被自己的堂兄宇文护给干掉了,这才让他坐上了皇位。早在他们宇文家还在给拓跋家打工的时候,他就文武兼修,到他继位的时候,他一边尽可能地消除宇文护对他的忌惮之心,另外一边极力推动军事和政治等方面的改革。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618%2Fa6f1fd5cj00rdmsbq000yd000hs00a4p.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北周武帝宇文邕画像
宇文邕继位第二年,他底下的大臣就对他说国家的治理不是靠佛教这种宗教的力量,南齐和南梁就是因为从上到下都崇仰佛教,导致国力严重下滑,丢失了基业,反而上古时期的尧舜没有佛教,天下却能大治。宇文邕还未登基的时候就亲眼见到寺庙的香火之旺,也见到了百姓们的苦楚,可见一味地推崇佛教并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些事情他也一直在反思,在他听到这番话后仿佛醍醐灌顶一般。他觉得是时候得对佛教做点什么了,但是朝中贵族、大臣,包括百姓们信奉佛教的太多,牵一发而动全身,加上此时朝中还有个对他虎视眈眈的宇文护。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618%2Ff3080212j00rdmsbr001dd000hs00a4p.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爱佛不爱江山的梁武帝
2、雷霆之威速灭佛
宇文邕先是召集儒家、佛家和道家等知名宗师级的人物们,让大家一起讨论下这三家思想的优劣之处,以此来定出谁为主、谁为末。然而定出来的结果是佛家思想排在最后,这就让崇信佛教的权臣宇文护不能接受了,在他多番阻扰之下,佛教的发展依然得不到有效制约。待宇文护被宇文邕诛灭之后,宇文邕再次召集三教宗师,定出的结果依然是佛教为最后,此次虽然没有宇文护的阻挠,但是
佛教的诸多高僧们带着他们的信徒们进行激烈的反抗和斗争,导致抑制佛教的行动还是无法得到开展。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618%2Fb70f9fbbj00rdmsbr001id000hs00a4p.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北周时期的佛教壁画
仅过了两年,矢志于此的宇文邕第三次组织和发起关于儒释道的大论战,会上佛教表现得很是激昂奋发,最后宇文邕不得不亲自发话,他说佛门本为清净之地,但是现在发展的速度太快,各方面管理没有跟上,导致很多佛家寺庙成了藏污纳垢之地。结果与会的佛教高僧们不断揭道教的老底,用种种事例述说佛道都是一样。宇文邕心想问题到了这一步,只有快刀斩乱麻了,不然越拖下去越麻烦,果断直接下令拆毁佛教和道教的经文、塑像等,遣散佛家寺庙,道家道观里的僧尼和道士,让他们还俗。乃至在他灭亡北齐后,他在北齐旧地一样地大力推进灭佛行动,前后一共拆毁寺庙将近4万座,同时解散近300万出家之人。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618%2F2d818837j00rdmsbs001ad000hs00a4p.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结语:宗教在历史的发展中地位特殊,不可否认的是宗教对于古代社会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世界层面上的思想文化交流也是有积极作用的,例如佛教本起源于古印度,待传入华夏后,又经由华夏传入日本、朝鲜半岛等地。然而宗教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旦用之不当,就会弊大于利。
北周武帝以大气魄、大智慧和大毅力践行了一代伟大帝王的使命和职责,抑制住了佛教的发展势头,让华夏没有像印度一样沦为宗教的主宰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