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解读》这本书对凯西解读进行了归纳分析,信息量很大,对许多人来说是新知,而对于我来说则是温故了。既然是温故,不妨就把时间回调。 回到06年,在去石家庄的火车上,客户跟我讲起了他信佛的故事,详情我早已忘光,依稀记得说他是如何相信“举头三尺有神灵”,还推荐我看“了凡四训”。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所作的家训,以其亲身经历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故事。我呢,后来就当故事看了,虽然小有震撼,但还是不轻易相信,毕竟自己学物理出身,那时的世界观还是客观规律主宰着。净空法师二零零一年在凤凰卫视弘法时曾说:“《了凡四训》这本书是我在二十六岁,刚刚接触佛法,第一本念的书;它对我的影响非常之大,可以说影响了我一生。这部书,我对它非常爱好,也常常读诵,也讲过不少遍。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起来,认真修习。”巧的是,第一次接触《了凡四训》,我也是在二十六岁。 
到了09年,当时2012现象比较热,我也因缘际会,想一探究竟,世界真的会over吗?于是花了些时间研究,看多了才体会到,这是对宇宙、对生命本质的一个探索过程,涉及的东西太多了,信息量太大了,需要很久才能消化。其中有一个人,把我近三十年的世界观、人生观给轰翻了,彻彻底底颠覆了,后来我还专门写了个传奇人物系列,把他放在第一位,这个人就是埃德加.凯西(Edgar Cayce)!
凯西是谁?凯西是一个人,一个美国人。是一个站起来和别人一样,躺下却和别人不一样的人。正如人们常用来讲他的,“醒来是个没文化的乡巴佬,躺着却是个先知。”单在美国,有600多本关于凯西和他的“解读”研究的书籍。要了解一个人,最好是先读他的传记,故事往往最吸引人,有了兴趣自然会深入了解。那时我看的是云思腾编著的《美国奇人:爱德加•凯西》(Miracle Man of America: Edgar Cayce )。 里面的第一个故事是一个医疗解读,故事的主角是一个6岁的女孩,名叫艾米(Aime)。艾米在2岁左右时,一场流感后,她的智力的发育不仅完全停止,而且还在渐渐倒退。她忘记了父母的名称,对家庭地址毫无记忆,每天只知道搭积木和发呆。在过去的4年间,父母为爱女请遍了全城医生,全州名医,带她去看了最好的儿科专家,一次又一次,无功而返。医生们的结论大同小异:艾米的病无法治愈。最后一位为艾米看病的医生给出的诊断是:起因于2岁时的白喉传染病,导致了脑部的功能紊乱。并断言此女的生命不会维持太久,因为他所知的9个有记录的同样病例,全部不治! 与所有其他医生的医疗报告不一样,凯西解读报告指出艾米的病起源于1899年2月,她刚2岁零1个月的一天。她同她妈妈坐车回家,下车时滑了一下,跌坐在地上,后脊椎碰了马车的踏步。虽然她马上站了起来,并跳着回家,但挫伤留下了。病菌通过此处,进入脊椎,她身体的防卫系统开始紧急工作在受损部位形成保护膜。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护膜在增厚,于是挤压了神经系统和脑部的供血循环。她的脑部就一片空白。可以采用正骨疗法给艾米治疗,“她的脑部将在8天左右变清晰,3个月内将完全复原……”随后的几天里,艾米开始见叫妈妈,然后爸爸。20天后,她自己可以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用剪刀剪纸了。三个月后,艾米成为一个正常的6岁儿童。一年后,艾米更为健康,甚至成为全班的尖子学生。 神奇功效!凯西竟然可以通过“睡眠”的方式来诊断病情,还竟然都把疑难杂症给治愈了,这是什么人啊!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找来所有关于凯西的资料阅读分析,渐渐地了解多了,真是了解越多,越是震惊。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学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有四大文明古国,最早的古巴比伦约在公元前4000年出现。但凯西解读明确说,之前还有个科技超级发达的亚特兰蒂斯文明。关于亚特兰蒂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著作《对话录》里曾有过描述,称其在公元前1万年被史前大洪水毁灭。凯西解读告诉我们,亚特兰蒂斯州覆盖广阔, “西起于墨西哥湾,东至地中海边” 的一个广袤的大陆,她的辉煌时期是从公元前21万年到公元前5万年。有21个解读指出,公元前5万年,这个大陆遭受第一次摧毁,分成5个岛屿。有52个解读涉及到大陆的第二次毁灭,即在公元前2万8千年,亚特兰蒂斯只剩下了3个的岛屿:Poseidia, Aryan和Og,巨大的海浪淹没了其它陆地,解读说这是圣经中描述的远古大洪荒。公元前1万年,亚特兰蒂斯最后的一个岛屿沉入海底。凯西说,美国有一个叫Iroquois的印第安部落,就是纯粹的亚特兰蒂斯人的后裔。许多亚特兰蒂斯人选择在20世纪转世,促成了20世纪科技的一个飞跃。凯西说许多现代科技只是再发现,并在解读中警告人们认真理解他们的能力及使用目的,不使悲剧重现。在狮身人面像的爪和尼罗河之间的地下,有一秘室,里面藏有由亚特兰蒂斯(Atlantis)人带来的,关于人类从起始和亚特兰蒂斯发展到毁灭的记录。凯西解读还明确告诉我们:人类不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又是震惊!既然医疗解读是正确无误的,那其他解读也可能是对的,比如上面的古文明、人类起源、科技发展。凯西解读的信息量实在太大了,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中花了相当部分精力,研读各类资料,相互佐证,彻底掀翻了所有的认知。从此,看待这个世界不一样了,会想着,用那种视角,应该怎么解释呢?天地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我的签名变成了“用新宇宙观看世界”。领悟到三十而立,原来立的是世界观! 在整个探索过程中,凯西起到了灯塔的作用,指引我前行,帮我在繁杂的信息中去伪存真,让我重新审视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回头再看看当初的《了凡四训》,真的就没什么震惊了。 多年之后,再看到《人的解读》便就是温故而知新了。接下来,我会用被颠覆过的世界观,就书中提到的几个主题做进一步阐释,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比如阿卡西记录、轮回转世、婚姻匹配、数字命理、天赋职业等。
凯西通过进入“睡眠”状态,就能说出大量可核实的信息,不可谓不神奇,质疑者肯定少不了。其中一位托马斯·苏各儒,抱着要曝光凯西“诡计”的想法来到凯西身边观察。结果,由质疑变成了深信不疑,还成就了第一本关于凯西的传记《一条大河》。 在《凯西颠覆了我的世界观》的文章中提到两个足以让人震撼的解读,一个关于医疗健康,一个关于古代文明。除了这两类,凯西解读还涉及人类起源、轮回转生、梦及解梦、灵性提升、占星学、数字学、两性婚姻、亲子关系、天赋职业等等,信息量巨大,是一座了解宇宙真相的宝库。凯西最大的遗产是就他的解读,自1901年3月31日,为了解决自己声带不能发声的问题,给出了第一个解读开始。到1944年9月17日的最后一个解读为止。整理出的有记录的解读共有14246个。对个人的解读,主要有两种:生理的和生命的。生理解读有8976个,生命解读有2500个。生理的是针对身体的健康状况和治疗方法的。生命解读,是在1923年后开始的。此外,还有关于商业的799个,解梦的677个,关于精神和心灵的401个,住家及婚姻的24个。879个是混合的。没有内容的110个,包括寻宝,给国家领导人作的解读。1901年到1923年,就是黛维斯小姐接手之前的523个。此外,有一些特殊系列。比如262系列,是指导对解读现象有兴趣的学习小组而给出的解读,这130个解读后来被编成了[寻找上帝]一书,成为指导灵命发展的固定材料。 当然,任何对凯西解读的研究不可避免有断章取义甚至曲解的部分,得找到相关解读的原文下功夫才能体会到原汁原味。网上可以下载到解读的光盘版,名字叫:The New Complete Edgar Cayce Readings-Expanded Version 2 (Size: 1.05 GB)。字不尽言,言不尽意,凯西解读确实在诠释和理解上存在着一些困难。首先,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难于阅读的,主要是由于它们的语法和古体的语言或者圣经的措辞和风格。它们是口语表达的书面记录,因此间或不会传达要表达的全部意图,甚至标点符号也能够意义重大地改变用声音作陈述的意思或者意图。另外,大多数的解读是作给特定的人,这些人关于被讨论的主题带有个人的观点和偏见,因此答复对于每一个寻求者都是独一无二的。最后,段落是如此复杂的,因为一些凯西解读覆盖了如此多的要点和问题,因此要确定他正在指的是哪一个问题可能会是困难的。所以单在美国,有600多本关于凯西和他的“解读”研究的书籍。由于你我都知道的原因,大陆很难出版凯西的书籍,最近立品新出了杰米那拉(Gina Cerminara)的《人的解读》,非常不容易!这本凯西解读的入门读物,值得收藏,反复阅读! 
所谓的解读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解读,又称催眠报告,是指在将凯西引导到一种深度催眠或入定状态,然后主导人对“沉睡中”的凯西讲出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凯西一一给出回答。整个过程通常由速记员将所有对话一字不漏地记录下,然后打印成完整的记录报告,这就是解读报告。这种催眠解读起源于一个‘偶然’事件。凯西有一次忽然失声,无法说话了,试过各种疗法,问过许多医生、专家,均无效。有人建议用催眠法试一试。经过多个催眠师的许多次实验,终于由林医生用催眠法将病治好。随后林医生又拿来许多,包括他自己在内的病例,来询问“沉睡中”的凯西,均获成功。“睡着的医生”由此而得名。 凯西的深度催眠状态,跟国内高僧大德打坐的入定状态很类似,只不过高僧是坐着,凯西是躺着。凯西所有的解读过程都是一样的,他只需脱下鞋子,在长椅或床上躺下,然后进行彻底的放松。除了一张躺椅和一个枕头,不需要其他设备,若不是为了舒适的缘故,连这两样东西也可以省却。他躺下几分钟就可使自己进入催眠。然后主导解读的人,比如凯西的妻子,或是任何其他的可靠之人,会给与适当的指令,类似这样的格式: “现在出现在你面前的是;【患者的姓名】,他在【州名,市镇名,街道地址】。你将仔细通查他的身体,给予彻底的体检,然后告诉我当前存在的问题,描述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供解救此人的建议。你讲回答我的提问。” 几分钟后,凯西就会开口说话,于是解读开始…… 这种解读过程,也有说是通灵(Channel),又称通道、管道,是指在类似睡眠(sleeping state)或催眠状态(hypnotic state)下,人体作为一个通道与高层信息源接通,用来传递信息。通灵,俗称人肉天线,就是比喻跟收音机差不多,大家都知道,把收音机调到某个波段就能收到某个电台的无线电信号,通过收音机的解码播放,就能听到声音了。通灵,跟这个过程类似,不过收音机换成了肉体,无线电信号换成了宇宙的某种信号,当肉体进入某个频率状态时就能连通接收了,不管是人体还是收音机,起到的都是管道的作用,连接器的作用。从1901 年起到1944 年的长达四十三年中,他几乎每天躺下两次,一天最多也只能做8次解读,上午四次,下午四次。这种连接相当消耗能量,最终影响到了凯西的健康,终年仅67岁。 
凯西这部“人肉天线”,连通的又是哪里的“无线电信号”呢? 其实,凯西解读给出过答案:进入催眠状态的凯西,能够成功地从两种知识来源获取信息。一个信息源是每个被解读者的潜意识。人的潜意识保存了自己过往所有经历的记忆,潜意识彼此之间比潜意识与显意识之间更容易沟通,在催眠中,凯西的潜意识可以立刻接通其他人的潜意识。另一个信息源是阿卡西记录(Akashic records),阿卡西一词系由梵语Akasha音译而来的。在婆罗门教的文献中,阿卡西被解释为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位,阿卡西记录指的则是在非物质存在层面中的知识集合体,概念上近似于一个庞大的宇宙数据库,它包含所有人类累世以来的轮回记忆和关于宇宙历史的全部知识,举凡过去、现在、未来皆囊括其中。也就是说,哪怕此刻你的意念,你的呼吸,你的动作,你的声音都会被记录下来,阿卡西记录就像一架巨型的宇宙“监视录像机”,记录下了从宇宙诞生之初起的每一声,光,行为和思想的永不磨灭的印记。我们每个人都天生具有从这架记录仪中读取信息的能力,但要取决于个人体质的敏感度,以及是否能调谐到恰当的意识层面,这很像是将收音机调到适当的频率。 什么人能读取这类信息呢? 请大家先看一个视频,是2005年台湾大学李嗣涔教授的演讲,从身心灵的理论架构,到手指识字,到发现信息场(俗称灵界)乃至与信息场对话,越往后越精彩,强烈推荐大家耐心看完!
李嗣涔教授在手指识字实验中,意外发现了所谓的“信息场”(或称灵界)的存在。在得知「挠场」理论及其各种性质后,李嗣涔觉得“无比的震撼”,认为这可能就是他手指识字实验发现的信息场。什么是挠场?挠场(torsion field)又称自旋场(spin field)或扭场(axion field),是物体自旋角动量扭曲时空坐标所产生的场。爱因斯坦1915年提出广义相对论时,并未考虑物体的自旋效应。1920年代,卡坍(Cartan)首先在广义相对论中考虑物体自旋导致时空的扭曲,因而产生挠场。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假设挠场不存在,但德国大数学家Weyl 在1930年代指出数学上并不能将它排除。挠场可以理解为万有引力、电磁力、弱作用力、强作用力之外的另一种力,为第五种力,不过挠场比四种力中最弱的万有引力还弱10^27倍,因此在物理界不受重视。但俄罗斯物理学家在过去五十年内,对物体自旋所产生时空扭曲的「挠场」,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声称与人体特异功能现象有关。如果学界对挠场的研究有所突破的话,那么将极大颠覆对现有世界的认知,不管是叫阿卡西记录也好,叫信息场或灵界也好,都能有一个合理的物理学解释。

说到灵界,不能不提一位灵界的代言者——史威登堡(Emanuel Swedenborg),跟凯西一样非常传奇,在我的传奇人物系列文章中,我把他排在了第二位。史威登堡被誉为“西欧历史上最伟大、最不可思议的人物”,在1745年,他开始进入灵异经验,他相信上帝赋予他向世人揭示真相的任务,从此便专心宣扬灵界见闻。直到1772年归回天家,史威登堡用了27年的时间,来完成主需要他传递给世人的宝贵启示。这是任何人一生都取之不尽的活水泉源。 在1749-1756年间,共写了8大册《灵界记闻》,据史威登堡所言:“全部都是自己进入灵界的所见所闻,或是与灵交往所得来的知识。我将肉体留在世上,化成灵进入死后的世界,即灵的世界,而且在那儿见识到很多事情。我经历的是世人所罕见的,所以会有很多人不肯相信,但我具有绝对的自信,自信人们读了本书之后,会相信所言一切均为事实。而且,每个人,甚至灵,是永远存在的,总有一天,他们也会发现除了我们人的世界以外,还有灵界的存在。”其实,李嗣涔教授的实验已证明了! 知晓了灵界,便能更好地理解,人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下一篇就带大家去探究一下轮回转世,也听听凯西是怎么说的。 轮回转世真的存在吗? 
有人说:“人这辈子一共会死三次。第一次是你的心脏停止跳动,那么从生物的角度来说,你死了;第二次是在葬礼上,认识你的人都来祭奠,那么你在社会上的地位就死了;第三次是在最后一个认识你的人死后,那你就真的死了。”这代表了绝大多数人对于死亡的理解。未知死,焉知生?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大家可以好好读读。 国内其实很少有人会相信轮回,轮回转世在国人眼中是个宗教色彩很浓的字眼,并且被不信轮回的人斥为迷信、唯心。但在西方它已成为一个学术分支——轮回学(Reincarnation)。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许多科学家和医生对轮回转世进行了大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根据几次盖洛普民意调查的结果显示,现代西方人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相信轮回转世。 接下来让我们检视几位重量级人物的研究成果,有凯西解读的著名研究者Cerminara博士(1914-1984),被誉为“二十世纪的伽利略”的Stevenson教授(1918-2007)以及最著名的催眠回溯医生Weiss博士(1944-)。 1、吉娜•瑟敏纳拉(Gina Cerminara)博士研究的主要是凯西解读中的前世解读。 凯西一生留下14246个解读被存档,其中有超过2500个是凯西为大约1200人作出的生命解读,涉及被解读者的前世。吉娜•瑟敏纳拉(Gina Cerminara)博士的《Many Mansions》(立品出版的大陆版本中文书名叫做《人的解读》)一书对这些前世解读进行了详尽深入的整理和分析。瑟敏纳拉博士用20年的时间对凯西的发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之一是:每个灵魂不只活一世,而是多世。 对凯西自己的生命解读发现,他许多世纪前在埃及那一世时,曾是一位高级祭司,具有很强的神秘力量,但由于他的独断专行和耽于声色导致了他的毁灭。后来在波斯那一世他是位医生。有一次,在沙漠战场上受伤,孤独一人,缺食少水,在沙漠中等死。在濒死前,极度痛苦,煎熬了长达3个日日夜夜,在此时他尽力使自己的灵魂离体以求得肉身痛苦的解脱。最后他做到了这一点,这也是他今生能让他的意识离体这一功能的基础。他今生的美德和缺点都能够回溯到他的前世经历。今生对他的灵魂是一种考验,他得以有机会无私地去为他人服务,以此对往昔的骄横、享乐与好声色进行补偿。

2、史蒂文森(Ian Stevenson)教授,主要研究的是能回忆起前世的儿童,采用了立案调查的研究方法。 他退休前担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知觉研究系主任。立案调查这种传统的科学研究方法,可归纳为「发现对象」,即首先要找到一个能够记忆前生的一个孩子;然后「获取数据」,开始进行搜集资料;然后「立案质疑」,然后「当面取证」,甚至要找到那个孩子前生所在的家庭来找证据;最后「追踪观察」,然后「写出报告」。这是一种传统的逻辑思维,这种研究方法客观性强、可信度高,不过这种方法的问题是,它花的时间太长了。因为一个案例,从发现对象,到研究立案、核实调查,都总得要几年的时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 1960年,史蒂文森教授在美国心灵研究学会的杂志上发表了《往世回忆的证据》一文,举世哗然,后来被誉为是现代西方轮回研究的开山之作。自1961年开始,他便不知疲倦地奔波于世界各地,收集、整理和验证那些来自不同国家的轮回案例。史蒂文森教授一生40多年来,搜集和研究了3000多个证实有生死轮回的案例。他的研究对象主要都是两到七岁的儿童,这些儿童能够回忆起自己的前世,所说出来的情况,都是过去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前发生的事情,而且居然把这些细节都描述得那么细致、真实,一一都被核实了。他每个案例都是认真的、一丝不苟的来进行调查研究,所以也深受美国的科学界、学术界的高度赞赏。 1966年,史蒂文森教授出版了他在轮回转世研究中的第一本书《二十案例示轮回》(Twenty Cases Suggestive of Reincarnation),这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的轮回转世研究中,仍是最具学术价值和权威性的参考书。书中的20个轮回转世案例,是他在1961-1965年间从印度、斯里兰卡、巴西、黎巴嫩和美国的阿拉斯加收集、整理和验证过的案例的一部份。1975-1983年出版的《轮回型案例(四卷本)》,加上作者第一本书(共有64个案例),澄清了一个事实:无论你对这些案例作怎样的解释,你都得承认,对前世的记忆是一个反复出现多次的现象,而决非什么罕见的反常行为。 比起轮回案例研究中的任何其它证据来,胎记是更直观、更客观、任何假设都抹煞不了、甚至时间都洗不掉的有力证明。观察发现,成年人平均每人有15个胎记。除了家族史可解释同一位置的遗传性胎记外,对于为什么一个人会在身体某一特定部位有胎记,至今没有任何合理解释。轮回转世为这一类疑难问题提供了唯一合理的解释。史蒂文森教授从他的三千多个案例当中,总结出了一些轮回的规律,其中有个规律大致是这样:人在轮回当中,如果是前世被刀刺杀的,或者是被子弹打死的,那个伤口,受伤那个部位,往往会在下一生身上留下个胎记,一出生就有胎记。他结合生物学的观点和轮回研究的发现,写了部专著叫做《轮回转世与生物学的融汇》(Where Reincarnation and Biology Intersect)。 史蒂文森教授于1993年在美国《科学探索》杂志上发表了篇题为《胎记和先天缺陷与死者所受伤吻合》的论文,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后认为,人身上的胎记与前世受到的刀伤、枪伤、致命伤有关,身体的先天缺陷也与前世的遭遇有关。论文引用下图进行说明:图片Fig.1是史蒂文森在印度的一个研究对象的胸部胎记(图中白斑)照片,这个印度孩子声称自己的胎记是在前世遭受枪支近距离射击所致,这枪使他的前世Maha Ram身亡,转世后成为了他。史蒂文森通过艰苦的查找,最终找到了Maha Ram死亡时法医提供的验尸报告,发现伤情与胎记完全吻合,图片Fig.2来自该报告。

3、另外一种研究轮回转世的方法,就是前世回溯。 1958年美国精神医学会接纳催眠术(hypnotism)为正统的精神治疗方法。最初使用催眠回溯(hypnotic regression)方法是为了帮助病人找回对过去事件的记忆。结果许多心理学家和医生都不约而同地把病人引回到了前世以至更久远年代的记忆中。病人讲出的前世经历,活灵活现,细致入微,合情合理,吻合历史,甚至纠正了历史学家的错误;而其中多数内容又往往是病人在通常状况下全然不知道或不可能知道的。当专门用于回溯往世体验时,这种方法就叫前世回溯(Past Life Regression)。随着轮回转世研究的迅速发展,前世疗法(Past Life Therapy)——即引导病人对往世经历的回顾,进而找到今世疾病的根子,对疾病一举根除的方法,由于它独特、神奇的治疗效果,已经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医疗方法。 用这种催眠的方法来研究轮回转世,人数是相当可观的,著名学者包括杜克斯博士(C.J. Ducasse)、瓦默巴赫博士(H. Wambach)、法澳尔博士(E. Fiore)、伍尔吉博士(R. Woolger)、内瑟顿博士(M. Netherton)、穆迪博士(R. Moody) 、魏顿博士(J. Whiton)、牛顿博士(M. Newton)、魏斯博士( B. Weiss)等等,其中最著名的可能就是布莱恩•魏斯(Brain Weiss)博士了。 魏斯医生(1944-),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博士,毕业后曾任教于匹兹堡大学和迈阿密大学医学院。80年代初就任迈阿密西奈山医学中心的心理科主任,当时他已经发表了40余篇学术论文,作为受过正统科学训练的学者,他对轮回一无所知,也毫不相信。但是他治疗病人凯瑟琳的过程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这个过程被记录在他的《前世今生》(Many Lives, Many Masters)书中。想要了解轮回,首要推荐就是他的这本书。 
凯瑟琳当年27岁,患有多种恐惧症和忧郁症。魏斯医生对她进行了十八个月的传统治疗,可是她病情依旧。魏斯认为凯瑟琳的心理疾病可能来源于被抑制的童年记忆,于是建议凯瑟琳通过催眠回想这些被压制的记忆并释放当时的负面情感,以治愈她的心理疾病。可是令魏斯始料不及的是,在催眠疗程中,他的一个指令「回到你症状开始的那个时间」使催眠中的凯瑟琳的意识回到了公元前1863年。那时的她有着和现在不同的面容、服饰、身体、头发和名字,她记得有关建筑、服饰和日常生活的细节,直至她死于洪水,而她的孩子则被大水从她的怀中冲走。在这次治疗后,凯瑟琳对溺水和窒息的恐惧消失了。这是想象和幻觉无法治愈的慢性病,而这一回溯治疗却做到了这一点。在以后的治疗中,凯瑟琳回溯出了十几个栩栩如生的前世,重新经历了造成她今生各种恐惧的久远原因。随着凯瑟琳回溯出的前世的经历越来越多,没有使用任何药物,她的一个个病状相继消失。治愈凯瑟琳后,魏斯医生对心理治疗的观念有了巨大的转变。这件事情过去四年之后,魏斯终于鼓起勇气,冒着被同行讥讽和影响学术地位的风险,写出了他的第一本关于轮回转世的著作《前世今生》(Many Lives, Many Masters) ,告诉人们生命的不朽和意义,这本书目前已发行了二百多万册,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成为国际畅销书。《追昔抚今》(Through Time Into Healing)是魏斯博士第二本关于前世回溯的著作,这本书和他的第一本书《前世今生》一样精彩,而且更加详尽。《真情永驻》(Only Love Is Real)是魏斯博士关于轮回的第三本书。《来自神灵的讯息》(Messages from the Masters)是第四本,探讨更为深入。钟茂森博士讲过“我还在美国德州大学教书时,跟魏斯医生通过电话。他告诉我说,迄今为止(2002年)他已经亲手做过了两万多个这种病例,用催眠的方法帮助他们回忆前世。” 太多前世回溯的例子了,那么,轮回转世转的是什么?是灵魂吗?灵魂真的存在吗?灵魂是什么样子?在上篇文章《凯西解读中那些令人震惊的信息是怎么得来的》中,我们也提到了史威登堡的灵界记闻,李嗣涔教授的实验也证明了灵界的存在,那么人死后是不是去往灵界了呢?接下来我们就探究这些问题。理解了这个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你的这一生! 灵魂到底是什么?
在上篇文章《轮回转世真的存在吗》中我们了解到,轮回转世绝非什么唯心或迷信,而是一个真实的存在。那么,轮回转世转的是什么?是灵魂吗?灵魂真的存在吗?灵魂是什么样子? 现代人大多认为,肉体死后一切均告消灭。事实上,人死后人的本体,也就是灵魂(灵生命体)会脱离肉体,在死后的世界继续存在。要证明灵魂存在非常困难,但有关灵魂存在的科学研究,在美国极为盛行。 西方证实灵魂存在的一个主流,是所谓的濒死体验(NDE:Near Death Experience)研究。濒死体验是人们在临终或遭遇创伤和疾病时所产生的死亡感受,这是一种看似难以置信、奇特或超自然的经历。尽管有关濒死体验的质疑不胜枚举,但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它们的确存在,数以千计的人在临终前真切地体验了相似的情境。1975 年,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穆迪(Raymond Moody)博士在他的著作《生命之后的生命》(Life After Life)中,首创了“濒死体验”一词。穆迪博士在研究了150多个濒死经历的案例之后写出的这本书,一经问世就成为超级畅销书,创下了全球销量1300万册的记录。 
濒死过程是咋样的呢?其中一个个案的描述如下: 一个人正濒临死亡,当他达到生理衰竭的极限时,他听到医生正在宣布他死亡。他开始听到一种巨大的刺耳的噪音、铃声或嗡嗡声,同时感到自己正在迅速地通过一条长长的隧道。过后,他突然发现自己处在身体之外,但仍在相同的现实环境中。他从远处看着自己的身体,仿佛自己是一个旁观者。他在这个奇特的角度看着医生正在对他进行抢救。他处于动荡不定的情绪中。 过了一会儿,他镇定下来,逐渐习惯了自己奇特的处境。他开始注意到他仍然有一个“身体”,但性质完全不同,并且,与他已离开的身体相比,有一种极为不同的力量。很快其它事情开始发生,有人来迎接和帮助他。他看见已死去的亲友的灵魂,和一个他以前从未见过的爱和温暖的灵魂,一种光的存在,出现在他的面前。这个存在不通过语言向他提问,让他评价自己的一生,并在他面前展现他一生中重大事件的全景的、瞬间的回放,以帮助他回忆。 过后他发现自己正在接近某种障碍或界限,显然代表着今世生命和死后生命之间的分界,但他发现他必须回到今生,他的死期还未来临。他试图抗拒,由于他正被死后生命的经历所占据,他并不想回去。他被强烈的欢乐、爱与和平的感觉所征服。尽管如此,他还是与他的身体合而为一,又重新活过来。 
一般而言,这种经历乃因疾病、意外、或车祸使得生理机能遭破坏,导致生命现象停止,或心脏停了、或呼吸没了、甚或脑波也平板下来了,然后被急救、注射药物、做心肺复苏术后,复活过来了。严格来说,所谓死亡的定义,就是一个人到达一种无法恢复生命现象的地步时,才算是死亡。而这些人既然可以再被救活过来,是已经抵触了死亡的定义;但在医学的观察上,他刚刚明明已没呼吸、没心跳、脑波也已静上止了,所以明明已经死了。所以清楚一点的说他已经呈现了死相,是个该死的人了,准备要永远当个死人了。但是又被救回来了,所以可以说他刚刚差点就永远死了,所以叫做濒死。事实上,他刚刚是暂时性的死了,所以又叫做死去再复活了。 穆迪谨慎地强调:每例濒死体验的过程都不是完完全全按上述方式发展的,但是,他被那些经历的“惊人相似”所深深吸引。穆迪的研究启发了新一代濒死体验研究者,其中最杰出的有:肯耐斯•瑞恩(Kenneth Ring)博士,麦尔文•莫尔斯(Melvin Morse)博士,麦克尔•萨鲍(Michael Sabom)博士等。他们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果: • 濒死体验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这一事实不容置疑。濒死体验不仅限于成年人,也发生在孩子们身上。大约35%接近死亡的人都会有濒死体验。 • 绝大多数濒死体验者都说他们感受到和平与快乐,而非痛苦与折磨。 • 濒死体验者看到的一些景象与他本人的知识并不一定吻合。例如物理学家威廉•巴雷特记录一些孩子在濒死体验中对自己所看到的天使没有翅膀深感失望。 • 濒死体验对当事人影响很大,多数人发生了巨大的、积极的转变,心灵更加丰富了。一些无神论者经过濒死体验后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此后成为虔诚的有神论信仰者。 令人深思的是,并不是所有濒死体验者看到的都是美好而令人愉快的景象。有些人在濒死体验中在也看到了一些可怕的景象。例如,《天堂印象——100个死后生还者的口述故事》中就记载了一个叫斯塔因•海德勒的德国警察局长可怕的濒死体验。海德勒局长以前对人冷漠粗暴。在一次濒死体验中他看到自己被许多贪婪丑陋的灵魂包围着,其中一个灵魂张着血盆大口扑上来要咬他。还有些人在濒死体验中看到灵魂依生前的所为得到了不同的归宿。这些濒死体验案例使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中国“善恶有报”的古训。值得一提的是,《西藏度亡经》这本书中精确地描写了濒死的各个阶段,并且在更后的阶段中确实发生了再生。不过南怀谨曾说此书所描写的景象只是适合于生平熟悉那些佛像和佛尊的人,像我们平常人是不会在中阴阶段看到书中那些内容的。 埃德加•凯西做解读时所经历的过程与濒死经验非常相似,以下是凯西在醒后对他处于催眠状态中的经历的一个完整描述,摘自他的一次公开讲演。 “我看见自己是一个离开自己身体的微小的点,我的身体一动不动地躺在我前面。我发现自己被困于黑暗之中,有一种可怕的孤独之感。突然,我意识到一束白光,我知道我必须跟从它,否则我就会迷失。当我沿着这条光的道路前行时,我渐渐知道存在运动的各个层次。在最初几层中,有模糊的、可怕的形状,奇形怪状的形状,就像一个人在噩梦中看到的一样。我继续前进,在两边开始出现奇形怪状的人形,某些部位被放大了。又出现了变化,我意识到有戴着灰头巾的形象在向下移动。渐渐地,它们的色彩开始变得明亮。然后,方向改变了,这些形象向上移动,长袍的颜色迅速变亮。接下来,两边开始出现模糊的房子、墙、树等等的轮廓,但一切都是静止的。当我经过时,在象是普通的城镇中有了更多的光亮和活动。随着活动的增多,我开始听到声音,起初是模糊的隆隆声,到后来听到了音乐、笑声和鸟鸣。光线越来越亮,色彩变得非常美丽,还有奇妙的音乐。房屋消失在身后;前面只有声音和色彩。十分突然地,我来到一个记录大厅。这是一个没有墙的大厅,没有房顶,但我意识到我看见一个老人,他递给我一本巨大的书,记录着我要寻找的个人的信息。” 穆迪将全部构成要素组合起来,形成所谓濒死模式,其内容如下: 我现在濒临死亡状态,正当物理肉体的危机到达顶点时,突然听见主治医生宣告我巳经死亡。不知何故,我听到很多杂音,同时身体也以猛烈的速度,穿过一条黑暗、长长的隧道。突然之间,我发现自己巳经脱离肉体,并且以旁观者的身份,在某种距离外凝视自己的物理肉体,以及他人对物理肉体施行急救的情景。在那一瞬间,我的精神处于混乱的状态。经过片刻平静下来后,我也逐渐习惯了这种不寻常的状态。虽然我仍然保有身体,但是我们知道它和先前脱离的物理肉体,本质上并不相同,至少它具有某种特异能力。对我而言,无异是一种崭新的开始。已经死去的亲友的灵魂,出现在我的身边,他们都是特地来帮助我的。接着,一种过去从未经历到、为爱与温情所包围的灵(光生命)出现了。为了要我回顾自己的一生,光生命在不需要用具体的一言一语的情况下,向我提出各种问题。另外还以连续的方式,把我一生中的重要事件于瞬间重现,这将有助于我检讨自己的一生。 到了某个地点,我感觉到自己已经接近界限了。我知道这就是现世与来世的交界。问题是,现在还不是死的时候,我必须回到现世才行。在这个时刻,我的内心开始挣扎。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及死后世界的体验,完全夺丢了我的心志,使我不想再回到现世。我被剧烈的欢喜、爱和安祥压倒。但不知怎么地灵体却违反我的意志,再次与自己的物理肉体结合而活了过来。 雷蒙•穆迪博士归纳出了濒死体验(NDE)最一般的要素: - 飘离身体;
- 通过黑暗隧道;
- 朝一束光升去;
- 与朋友亲戚相会;
- 一生的全景回顾;
- 不情愿返回身体;
- 对时空的非凡洞察力;
- 被救治后的失望感。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一下濒死模式中的这几个主要特征。 濒死过程,第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隧道体验。在很多濒死体验者的记述中都谈到,他们曾经以极高的速度通过一条隧道,并在隧道的尽头看到极其明亮的光。 
举个例子。穆迪博士在《生命之后的生命》提到了一个濒死体验者的记述: “第一件事是那样发生的,非常快的,我以超常的速度通过一个黑暗的,空无一物的空间,我想,你可以把它比作一条隧道,我就像在公园里坐过山车一样,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通过了它” 穆迪博士在另外一本书《光亮之外》(The Light Beyond) 中提到了一个9岁女孩的濒死体验,她在一次阑尾手术中失去了知觉,被抢救过来以后,她回忆道: “我听见他们说我的心跳停止了,我发现我飘在天花板上往下看,我从那儿可以看见所有的东西,然后我走到走廊上,我看见我妈妈在哭,我问她为什么要哭,但她听不见我,医生们认为我死了。然后一位美丽的女士走到我面前想帮助我,因为她知道我害怕。我们走过一条隧道,隧道又黑又长,我们走得很快,在隧道的尽头是很亮的光,我感觉非常愉快。” 穆迪博士在《光亮之外》中还描述了一个11岁男孩的濒死体验,在一次严重的交通事故中,这个男孩被汽车把他的自行车上撞了下来,然后人们把他送进了医院。当时这个男孩心跳和脑电波已经停止了,当他被抢救过来以后,他回忆道: “我看看周围,发现自己在一个隧道里,隧道的另一端有很亮的光,它通向天上。我尽力跑出了隧道。我看见有很多人在那光里,但我一个都不认识,我告诉他们我出了车祸,然后他们说我必须回去,我还没有到死亡的时候,我必须回到我父母和姐姐身边去。那隧道在旋转着光就象一个旋涡一样,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在隧道里,只知道,当我在光里时我不想回去。我几乎忘了我的身体了,当我在隧道里向上升时,有两个人在帮助我,我看见他们从光里出来,他们一直陪着我从隧道走进光里。然后他们对我说我必须回去。我从隧道回来,发现我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濒死过程,第二个重要特征就是:重见亲人。许多人都描述了在濒死体验的过程中看到了已经死去的亲人或者朋友。 举个例子。肯耐思•瑞恩教授在《Mind Sight》书中,讲述了一位叫韦奇•阿米派格的45岁妇女的濒死体验。 这位妇女是天生的盲人,所以在她的经历中,她不能分辨颜色(因为她天生就没有颜色的概念),但其它的描述却和其它濒死体验者并无太大的不同。开始时她的灵魂离开了身体,漂浮在天花板上,她看到了自己的身体,甚至看到了她戴在手上的三只戒指。然后她飘出了天花板,飘到了整栋建筑的上方,接着,她被吸进了一个长长的隧道,她以极快的速度穿过了隧道,在隧道的尽头是广大而又明亮的光,她听到了音乐,然后滚到了一片草地上。她描述道,她的周围是草地,树木,和很多人,所有的东西,包括她自己都是用明亮的光做成的,这个地方充满着光,而在光中,她感到了无尽的爱。接着有五个人走过来欢迎她,其中有两个是她当年在盲人学校的同学,她们在很多年前,分别是十一岁和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这两个同学在生前不仅是盲人,而且还是弱智儿童,但是现在她们看起来是如此地美丽、聪慧和健康,并且已经不是孩子了。阿米派格还看见了当年在她小时候照看自己的一对夫妇,这对夫妇也早在很多年前就去世了。最后她看见了她去世了的祖母。她们用感觉,而不是语言,进行了交流。 
濒死过程,第三个重要特征就是:人生真知。有很多濒死体验者在濒死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对人生的、对世界的及对宇宙的问题的答案。 举个例子。肯耐斯•瑞恩教授在《走向奥秘迦》一书中还讲述了这样著名而有趣的例子: 1978年5月,当时33岁住在纽约附近的汤姆在卡车下面作修理工作时,支撑卡车的东西突然滑开,卡车砸中了他的胸部,他九岁的儿子叫来了救护车,被抢救过来以后,他描述了他的濒死体验。和其它很多人一样,他以极快的速度通过了一条隧道,在隧道的尽头是极其明亮,纯净,典雅但又不刺目的光。美好的光就像一个人一样和汤姆进行了心灵交流。汤姆感受到的第一件事是光对他说:“放松,每件事都很美好”。然后他马上轻松下来,感觉自己在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中。在他的一生中,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纯净的爱。“那种爱,”汤姆说,“是不能与对妻子的爱、对孩子的爱相比的”。接下来,汤姆意识到,在与光的交流中,他得了一种绝对的、完全的知识,他的每一个问题都有了答案,对生命、对生活、对宗教,甚至对一些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的问题,汤姆都得到了答案。 有趣的是,在他康复不久后的一个早上,他醒来,嘴里嘟囔着一个词“量子”。他妻子问到:“你说什么?”汤姆重复到:“量子”。妻子又问:“你到底在说什么呀”汤姆回答到:“我也不知道”。他和他妻子当时都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因为汤姆只有高中的学历。两周后的一个下午,当他和他妻子正在看电视时,汤姆突然说了一句:“普朗克(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你不久后就会听到有关他的事”。他妻子再一次感到迷惑,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其实,当时汤姆和他妻子一样,什么也不知道。 自那以后,汤姆开始对一些数学公式和符号感兴趣。他问过朋友们数学符号 PSI 是什么意 思,这实际上是一个希腊字母,在数学、物理学和心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它代表未知的事物,没有一个朋友能给汤姆满意的答案,直到他问了肯耐斯•瑞恩教授。同时,一些简短的从书中摘下来的句子,不断地进入到汤姆的大脑,而这些书是汤姆从来没有读过的。他曾经把一段话拿给肯耐斯•瑞恩教授看,教授认出那是出自普朗克的科学自传的一段话,而这本书汤姆甚至没有听说过。 这以后,事情就变得具有戏剧性了。汤姆这个只有高中学历,从来不喜欢去图书馆的人有一天去了图书馆,他问管理员:“量子,量子能量,这儿有没有这种东西?”管理员犹豫了一下,回答到:“我们有很多关于物理的书,在自然科学图书室,你到那儿去找一下吧”。汤姆去了那里,但他却一点也不知道该选哪本书,因为他没有一点背景知识。刚好有一个看来受过很好教育的人站在他旁边。汤姆就问道:“对不起,先生,您是否可以帮助我,我想了解一些量子理论,但我只受到高中教育”。那人回答道:“年轻人,恐怕你必须在大学里选一些课才能对这个理论有点认识”。然后这个人给汤姆推荐了几本入门的书,这几本书里,赫然就有《普朗克,量子力学之父》。汤姆如饥似渴地读了这些书,那些从濒死体验中光那里得来的知识片段都连贯起来了,它们都和量子力学有关,而这是一门汤姆以前从不感兴趣,也一点背景知识都没有的学科。 汤姆最后决定在大学注册物理课程,他向他指导教授解释了他为什么要来上这些课,教授认真地,但又不太相信地听完汤姆的理由,最后他给了汤姆一份书单,令人惊异地是,书单上的四本书恰好就是汤姆读过的那四本,也是汤姆有生以来读过的仅有的四本关于量子力学的书。汤姆在学校里非常认真,他不仅花大量时间学习物理,他还学习超心理学。这些东西都和他在从濒死体验中光那里得来的知识有联系。 
濒死过程,第四个重要特征就是:回顾一生。在光生命出现的同时,临死体验者会发现过往的一生,如同电影般迅速地掠过眼前。这是让死者反省自己这一生的生活方式。反省的重点,在于是否学会了爱他人?是否培养了知识等等。此一回顾的作业,可作为体验者决定今后前进路线的参考。 举个例子。精神医学专家冯志颖发表在《大众医学》1993年第5期的论文中有过如下描述。 1976年7月28日,中国唐山市,一场大地震使24万余人死亡,16万余人重伤。中国的医务工作者曾对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遇难脱险的一些人作过调查,他们多是被房屋倒塌砸伤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幸存者当中的半数以上的人回忆说,遇险时不但不害怕,反而思维特别清晰,心情格外平静和宽慰,无任何恐慌感;甚至有的人在这危难之际,还有某种欢乐或愉快的感觉,并觉得思维过程异常迅速,浮想联翩。此时,生活往事有如播放影视,一幕一幕快速地翻转浮现于脑际,飞逝而过,且内容多是令人愉快的情节,如童年嬉逗趣事、婚恋场面、工作佳绩、获奖喜悦等。这种现象被称为生活回顾或“全景回忆”。 一位唐山大地震时只有23岁的刘姓姑娘,被倒塌的房屋砸伤了腰椎,再也不能站起来。她在描述自己得救前的濒死体验时说:我思路特别清晰,思维明显加快,一些愉快的生活情节如电影般一幕幕在脑海中飞驰而过,童年时与小夥伴一起嬉笑打逗,谈恋爱时的欢乐,受厂里表彰时的喜悦......其中大都是令人愉快的生活情节。”她说,在得救前的短短几十分钟濒死过程中,她体验到了一种人生的幸福与快乐,一辈子里第一次那么深刻地感受到人生的可贵。因而,尽管她腰部致残,得在轮椅上了却一生,但每当她回忆起当时的这种感受,便增强了活下去、好好活的信心。 
当然,不乏有人质疑濒死体验的报告究其本质是主观性的个人经验。到底是否有客观的可证实的依据可循?康涅狄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肯耐斯•瑞恩(Kenneth Ring)博士这样回答,“最客观的并可证实的数据是濒死体验中的离体经验的部分,人们在离体时会看到一些事物,这些事物是科学家们能调查验证的。”稍后,我们看一个验证的实验。 濒死体验中的“灵魂出体”现象不仅经历濒死的人中有,一些健康人中也有类似的体验。加州大学教授查尔斯•塔特(Charles T. Tart )博士在他发表在1998年的学术期刊《濒死体验研究》(Journal of Near Death Studies)一篇论文中描述了他对一些声称有“灵魂出体”经历的健康人所作的实验。 塔特博士家的保姆Z女士有一次谈起,她自己从孩提时就常常感觉自己从熟睡中清醒过来,灵魂离体飘近天花板,从那俯视她自己的身体。起初她以为是睡眠中的正常现象,后来跟别人提起过一两次,才知道并非如此。塔特博士告诉她当时关于“灵魂出体”有两种理论,一种认为人的意识(灵魂)的确短暂离开肉身,另一种则认为完全是某种幻觉。博士建议她可以通过以下办法区分两者:在十张纸条上写上1~10这十个数字,把它们面朝下放在桌子边的盒子里,睡觉前随机挑出一张翻过来,但是不要看。如果她睡觉时真有“灵魂出体”经历,就看那张纸条并记住上面写着的数字。第二天早上再检查她记忆中的数字与纸条上的是否吻合。几星期后,塔特博士再遇到她时,她告诉塔特博士,她试了7次,每次记住的数字都准确无误。 接着塔特博士请她到他的实验室进行了四个晚上的测试。每天晚上博士用常用的能分辨睡觉不同阶段的脑电图仪(EEG)对她进行了测试,连续记录下她每天晚上睡觉时的脑电图数据。他同时还用仪器测试她眼睛的活动,皮肤的电阻,心律,血压等。为确定她有离体感觉时是否真的“灵魂出体”,博士用了以下程序: 每天晚上等受试者躺到床上,仪器指示她即将睡着后,博士走到他走道上的办公室,随机地打开准备好的随机数字表,在表上抛下一个硬币,选取硬币落到的随机数字,立即在一张小纸条上记下其前5个数字。然后把纸条装入一个不透明的夹子里,回到受试者所在的实验室,在受试者没看到纸条情况下把纸条放到一个架子上。如果一个人眼睛离地面高于约6.5英尺,他可以清楚地看到纸条的内容。除此之外受试者无法看到纸条。然后博士告诉受试者入睡,要求她如果出现“灵魂出体”现象后,请她试图在“灵魂出体”现象结束后立即醒来告诉博士,以使他知道“灵魂出体”现象发生时的仪器记录。还要求她如果灵魂漂浮得足够高,请她记下纸条的内容,在“灵魂出体”现象结束后立即醒来告知博士其内容。 在四个晚上的测试中,Z女士共报告了5次有“灵魂漂浮”的感觉,在前三个晚上,Z女士报告虽然她偶有灵魂漂浮或出体经历,但她无法控制以漂到足够高的位置,以看到纸条上的数字(数字每晚都各不相同)。到第四个晚上测试,在早晨5:57分开始在7分钟内脑电图显示有时像第一阶段睡眠,有时像短暂的清醒。然后Z女士醒过来告诉博士纸条上的数字是25132,博士记下这个数字,并证实了这的确是纸条上的数字。而随机猜中五位数的几率是十万分之一! 
说到灵魂出体,历史上最著名的具有灵魂离体经历的人恐怕要数生活在十八世纪瑞典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史威登堡(Emanuel Swedenborg)。他根据自己灵魂离体遨游灵界所看到的景象,留下了宏篇巨著《天启揭示》,详细描述了他在灵界看到的景象和其它生命沟通所得到的关于灵界的知识。他的著作对后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即使在今天仍然影响着众多的人,许多著名学者对他推崇备至,包括精神分析学泰斗卡尔•荣格(Karl G. Jung)等。1944年在瑞士的一家医院里,患心脏病的荣格经历了一次濒死体验,从而改变了他对人类意识的理解,他对这一经历的描述被收录进其名著《记忆•梦境•映像》中。另外,美国实业家洛巴特•门罗在其所写的《肉体脱离之旅》一书中,坦承他曾有有过数百次肉体脱离的经验。 典型的灵魂出体是自然发生且多半发生于睡眠中、静坐中、麻醉、生病及创伤的痛苦中,突然间,让人就鲜明地感觉到他离开了身体,大多数情形下他会发现自己可以在身体旁游浮,并可以飞到其它地方。近期的研究发现,人们在灵魂出体时,有人感觉自己是一个光球,有人觉得是一个能量云,有人甚至认为自己不具任何形状。根据显示,魂体的形状乃是依据个人的信念及期望而决定,我们的思想习惯创造了我们的灵魂形状,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存在肉体中,我们在灵体状态时,也倾向于造出一个身体的形状。 说到光球,也有人叫做灵量球 (Orbs),Orbs的中文有人称为灵量球或神秘光点,前者较准确但不是通用翻释,还是用Orbs较好。Orbs通常是浅白的圆点,也有机会是其它颜色,可以一个或大量地出现,用数码相机会较易捕捉到。 
比较常见的地方为寺庙、教堂、圣殿、墓地或旷野,另外很多灵性高的人如灵性导师身边出现,一些闹鬼的地方也常被摄得大量Orbs。  
20世纪中期,当时数码相机还未普及,Orbs并不常见,没有名称,没人研究,也未被视为超自然现象之一。直到1980,Rickard and Kelly的一本名为《Photographs of the Unknown》的书中展示了四张Orbs照,并把这现象定为正常但罕有。不过,到踏入千禧年,摄影技术数码化后,Orbs照才被大量地发现,并引来起各异相学会及神秘学界的研究。大家可以搜一下,网上有非常多的照片。Orbs的真相始终是个谜,一般相信Orbs的出现,是灵体展现能量所形成,有高灵也有所谓的鬼魂,原因可能是向人类显示他们的存在。当然,部分怀疑者认为这是正常不过的现象,并不值得深入研究,有些人则相信Orbs是尘埃引起,镜头前四吋的尘埃会形成Orbs。也有些人认为,虽然尘埃会形成Orbs,但并不是所有Orbs都有尘埃引起, 众多濒死案例中都提到隧道体验时自己(灵魂)就是一个光点,包括凯西描述读取阿卡西记录时,自己也是一个离开自己身体的微小的点,灵魂可能就是数码相机拍到的所谓的灵量球(Orbs)。在《我的奇遇:特异功能和神秘事件》中记录了一位特异功能者——芹,能看到人熟睡后的白色气团(魂魄)游荡,这白色气团可能也是Orbs。 有一次,有位乡民请老先生(芹的祖父,精通传统文化,医术很高)为家人治病,对方是个女人,年纪也不太大,没有想到老先生进门后转身就走,死活不治。出门后,芹问道“爷爷,为什么赵娘身边有个白色的气球呢?”老先生直直地看了芹好一阵,说“你看见了? ” 从此芹的祖父对芹另眼相看,有时候治疗的时候还让芹上手,这位老先生的治病方式是“拨开”粘连,芹那样一双小而柔软的手可能更加灵活。 说到这里,我问芹“你看到的白色气团是什么?” “魂魄”芹说,“后来我又看见过几次。” “是要死的人吗?” “不是,是睡熟的人。” 芹在老家的时候,夏天炎热,晚上街坊邻居搬出凉床草席,就睡在街上,芹有些时候半夜醒来,看到有人的身体里出现一个白气团,跌跌撞撞的在街上走动,可能是逛街呢。 知晓了灵魂是什么,让我们再来看轮回是什么。轮回转生就是进化,人的灵魂藉不断转生而进化,有时候是男人,有时是女人,这一世是穷人,另一世是王子,这一回是白种人,下一回是黄种人——直到这个灵魂能达到完美。按照凯西的看法,某一时期的灵魂集体通常都一齐转生于另一时期。而在两段时间的间隔期内,则由其他一群灵魂转生地上,好像是在轮流一样。这个过程很有秩序、规律,就好像工厂的工人换班。所以,大部分今日在世的灵魂,在过去的历史世代也是一起的。再者,此生因家庭、友谊或功能兴趣而相互结缘的人,往往在过去世代中就已相互结缘。正所谓“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 从灵的立场,灵界的观点来看,死只不过是住在肉体中的灵,或者是住在肉体中,把肉体当作在这世上的一种工具的灵,停止使用肉体或丧失支配肉体的力量而巳。在那之后,灵会前往灵界,换句话说,死对灵而言,只不过是前往灵界的旅行而已。所谓的死亡,只是灵魂借用的物质肉体的死亡. 人类的起源及地球文明史
人究竟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在地球上?生活的目的又是什么? 
凯西解读明确告诉我们:人类不是由猿进化而来的,但猿的进化和演变却是灵的参与。可以这样想象:灵魂下到这些猿上,在它们的上下左右盘旋而影响它们,使它们从原本的简单样式向另一目标发展。它们从树上下来,使用火,制造工具,用群落的方式生活,并彼此沟通。最终它们失去它们的动物形象,体毛脱落,有了文雅的习性和习惯。没有人问过凯西这样的进化用了多长时间。 关于人类起源,凯西解读说最简洁精美的描述莫过于约翰福音第一章1至5节:“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解读5246-1说,“如(圣经) 开始所述,上帝在运动,说让这里有光,于是有了光。那光并不是阳光,而是通过这一形式,每一个灵魂永远有了存在。”解读常常用原创力(Creative Force)来代替上帝(God)一词,如果你愿意可以将上帝用道(Tao)、一(Oneness)、佛来帮助理解。我们每个个体是纯光体的、非物质的、拥有上帝意识的灵体,佛家称之法身,可称之为第一人类(First Root Race)。人人均有佛性,因为我们是按上帝的形像造的,别忘了上帝是灵,是原创能量。然后有了黑暗(这句话可以演绎成一本书),我们与上帝意识的接触渐渐减少,于是时间和空间被安排来让我们经历。凯西解读说地球不是创造给人类居住的,在人类来临之前,地球经历了矿物、植物、动物三个王国的演变。(后续可对比RA的密度解说) 大约1050万年前,灵魂开始游历地球这三维空间,第二人类(Second Root Race)开始 。第二人类,就是解读所讲的飞来飞去的“思想体”(Thought Forms)。可以用思想改变形态“就像在河湾或湖泊边的阿米巴变形虫(Ameba) 一样”(READING 364-3) 。渴望去感受大海、风、森林,以及花中蕴含的美丽,和它们混合在一起,通过这些来表现他们自己。他们也和动物混溶,生成模仿它们的样式。 什么是第三人类呢?解读指出,那些存在于神话故事里的巨人、矮人、独角兽、美人鱼、狮身人面、人身鸟头等,均存在过。其实,西方的圣经和中国的山海经等古籍对这些——解读称为“东西” (Things) ,均有描述。这些“东西” ,就是困在地球上的失落的灵魂——可称为第三人类(Third Root Race)。(这一点RA有过详细的解答) 
大约20万年前,5个不同肤色的人种同时出现在地球的五个不同的地方。注意:是同时出现!而不是什么偶发现象。黄色人种,亚洲的戈壁(Gobi)地区,代表“听”。白色人种,欧洲的高加索/喀尔巴阡山区,代表“看”。棕色人种,姆(Mu)大陆(又称Lemuria),代表“嗅”。红色人种,亚特兰蒂斯大陆(Atlantis),代表“食”。黑色人种,非洲的苏丹地区,代表“觉”。解读说,这是一个为了挽救失落在地球上的灵魂的救赎计划。由一个叫阿米留斯(Amilius) 的和一些有同样愿望的灵魂领导施行。在圣经中,阿米留斯被记载为“亚当” 。所以,我们称这个人类为亚当一族——就是目前的人类——第四人类(The Fourth Root Race)。当然,当阿米留斯经历了从亚当之身,到Enoch,Hermes, Melchizedek, Joseph, Josua, Asaph, Jeshue, Zenf等等共30个转世,最后以耶稣之身穿越生死循环,得了完全的人神统一。为困在地球上纠缠在肉体里的灵魂,作出榜样,铺平回家之路。 什么是第五人类(The Fifth Root Race) 呢?好像没有人问过凯西这个问题。凯西对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做过许多的解读,其中最令人激动的是关于一个尚未发现的记录殿(Hall of Records) 。凯西说在狮身人面像的爪和尼罗河之间的地下,有一秘室,里面藏有由亚特兰蒂斯(Atlantis)人带来的,关于人类从起始和亚特兰蒂斯发展到毁灭的记录。但对于人类何时才能发现和进入这个记录殿,凯西给出这样的信息:“若非真正理解,则无法进入。因为现在尚无办法通过入口,除非…第五人类(The Fifth Root Race)的开始。” 
凯西的解读给了我们美妙的前景:人类已经渡过最黑暗的时光,新时代就要到来。整个人类的意识和物理层次,及地貌将有较大的改变。凯西有不到20份解读涉及到了地球的变化,其中几个确实提及在世纪转变时期整个地球面临着巨大的地震和洪水的灾难。凯西将这些地球的改变看作是即将到来的新时代的“分娩的阵痛”。 “当我们观察到长期潜伏的Vesuvius 火山或Pelee火山开始爆发,三个月后的南加州海岸将会有猛烈的地震发生,地震会导致从犹他州的盐湖城至内华达的南部地区均为洪水吞没。”(READING 270-35) “美国的西部将会断裂;日本的大部必须没入海中;欧洲的上部会在眨眼间改变;陆地将于美国东海岸升起;南极和北极圈的剧变将导致Torrid地区的火山爆发,地轴会转动…”(READING 3976-15) 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两座火山。维苏威火山(Vesuvius)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湾东海岸,海拔1,281米,是欧洲大陆唯一的活火山,发生过几次欧洲最大的火山喷发。公元79年的喷发是最著名的一次,摧毁了整个庞贝古城和赫库兰尼姆古城。自从上次喷发(1944年),尽管它已沉睡了60多年,但科学家担心下一次大喷发的严重程度可能会与公元79年的那次接近。皮贝利火山(Pelee)位于加勒比海的马提尼克岛上,上次喷发是在1902年,被认为是上个世纪最严重的火山灾难,当时摧毁了城市圣皮埃尔。 
什么是地轴转动呢?我们知道,地球的磁极(Magnetic Pole)与地极(Geographic Pole)并不重合,之间有11.5度的夹角。北磁极不断地沿一个没有规律的路径来回移动,每天高达80公里或更多。从1831年初次发现到2001年的测定,在整个20世纪里,北磁极(NMP)移动了惊人的1100公里。但有时磁场会转换极性,北磁极与南磁极逆转,磁场变成相反的状态,这个过程有好几个名字,其中“磁场逆转(magnetic field reversal)”、“极性转变(polarity transition)”是最常用的。地质学证据表明,过去3.3亿年内发生了超过400多次逆转,平均约70万年一次。然而逆转时间不固定,从少于10万年到数千万年不等。在最近的地质时代里,平均每20万年出现一次逆转,但最后一次逆转发生在78万年前。地球磁场的减弱被认作是逆转临近,在过去的250年里,磁场已逐步弱化,这意味着未来可能发生逆转。逆转的时刻会见证全球所有的地方参与了9级的地震以及飓风暴,所有的海岸都要经历海潮泼溅冲刷。 
根据凯西资料,在古埃及,我们的北极指向的是天龙座的右枢星(Thuban)。而现在,我们将会看到我们的北极星从小熊星座的Polaris移到天琴座的织女星(Vega)。这个移动标志着我们进入了新时代。在这个即将到来的新时代里,我们将慢慢记起并掌握我们在亚特兰蒂斯时代和姆时代(Mu)失去的能力。那时我们的灵魂尚没有像现在这样被囚禁在肉体里面。我们可以运用这些能力来解决我们的物质所需。当然,凯西警告我们要小心这些能力的使用,否则我们仍然会像古老的那些大陆(比如亚特兰蒂斯、姆大陆)一样毁灭。 如果理解了人的本质,就无惧暂时的生命终结。凯西说过,人由灵(spirit)/识(mind)/体(the physical)这三部分组成,“Spirit Is the Life, Mind Is the Builder, the Physical Is the Result” 。the physical(肉体、躯体、body)仅仅是个载具,而spirit(灵、精神能量)才是真正的生命。生命的终结,或许是指the physical(肉体)的消亡,要知道spirit是永恒不灭的。(RA提到人时常使用“心/身/灵复合体(mind/body/spirit complex)”,这标志着我们都是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的)。 
凯西使用的是第几人类(Root Race)这样的词汇,描述了人类的起源及进化。而一的法则(Law of One)中拉(RA)在描述进化过程时,使用的是第几密度(Density)这样的词汇。拉(RA)就是讲述一的法则的外星智慧,在75000年前就已经介入我们地球的生命过程。凯西在解读中数百处提及一的法则,凯西提及一的法则大多与个人的成长有关:一个人因学习和运用一的法则而使其灵魂得益。 什么是一的法则?《一的法则》是由三个美国人(Carla充当管道,与RA通讯)从1981年开始,在通灵状态下获得的一组灵性资料。Carla通灵时,Ra讲话相当慢,而且准确地发出每个音节,使得誊写工作变得相当容易;而且为使表达更确切,大量使用了复合词汇。这个过程持续了两三年,共进行了106场通讯。在这份材料里,包含了各种宗教的核心信息,是各种试图使人灵魂提升的宗教体系的大框架,是对宇宙万象深层奥秘的讲解,是宇宙来源和人类发展方向的新的启示。 
《一的法则》虽然侧重哲学原理的讲述,但也涉及了宇宙原理和人的来源问题,使我们揭开了不少科学和人类历史的未解之谜。这份材料是上世纪80年代初给出的,随后的众多科学发现,如哈勃望远镜向外对宇宙秘密的众多发现,分子生物学向下研究基因对人类起源的发现,都一次次证实了《一的法则》的正确与奇妙。我们的祖先也同样认识到了,“人不知一,则一无所知。” RA告诉我们,在我们地球生命出现之前,金星(Venus)上曾有第三密度(Density)的生命,如同今天地球人的形式。因着进化,这个生命形式(指金星人)超越了第三密度,最终融合成联合体,这就是现在的RA。RA称自己是“社会记忆复合体(Social memory complex)”,可理解为群灵。按照RA的说法,所有生命都要经历八个密度,他们现在处在第六密度的状态。密度(Density),可理解为意识的密度或振动的密度,由八音系统构成,可类比音乐的八音或视觉的光谱,较高的密度代表较高的意识水平。这意味着RA要先于地球人3个进化周期,也就是说RA目前的进化状态要比现在的地球人先进千百万年,难怪RA在11000年前跟地球人通讯时存在很大的困难,这样的困难至今依然存在。 
让我们看一下RA对八个密度的解说: 1. 第一密度:四种基本元素是:地、水、火、风。地就是固化的物质,火和风作用在固体物质和水之上,推进发展到意识和第二密度。 2. 第二密度:动物和植物的出现。这个发展阶段在地球上持续46亿年。 3. 第三密度:就是人类现在的阶段。这是自我觉知和自我意识的密度。两个基本能力是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通过利用这两个性质,我们可以领悟到我们是彼此的一部分,这引导出爱的经验。所有肉体在第三密度周期上的时间是75000年。 4. 第四密度:觉察他体是自己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发展同情心的计划。我们在第三密度达到了可以理解悲伤的能力时,个体之间的区别仍然是明显的。通过群体的舆论,融洽开始产生。因为人们可以知道别人的想法。第四密度时的发展,身/心/灵复合体(Mind/body/spirit complex)的群体可以形成社会记忆复合体(Social memory complex)。这时每个个体的所有经验可以提供给整体。 5. 第五密度:智慧和即时的显现。在第四密度学到的怜悯的功课在这里引导到智慧。第五密度的实体可以随意消失一个显现,出现另一个显现。 6. 第六密度:和光一样的自我经验。RA就是在第六密度。这个经验周期是250万年。RA处的第六密度高度进化,已不需要肉身,就像风一样,虽然没有形状但却是一个存在,消融到空无之中就是消融到合一(unity)之中。换句话说,可以“无”中生有,加引号是因为纯粹的空无是不存在的。 7. 第七密度:达到顶点。第七密度是一个完全的存在。“自我关照的创造者再一次紧缩为元一,这样准备进入第八密度。” 8. 第八密度:回归无限。按RA的说法,这里有一点神秘,不能用文字表达,可以从音乐上去理解,第八密度就是下一个八密度的第一密度。凯西资讯与一的法则很一致,Ra说凯西资讯来自第八密度。RA在回答“埃德加•凯西传递的讯息是哪里来”的问题时说:我们曾解释过智能无限从第八密度带入智能能量。叫做埃德加的振动复合体使用这个大门来观看。这一刻,并不是你们经历的时空,而是这个星球潜在的社会记忆复合体。你们有些人用的名词是”阿卡西纪录”(Akashic record),或”记忆的大厅”(Hall of Records)。” 
按照RA的说法,我们星球(地球)已经到了的第三密度周期(75000年)的尾部,2011年(因为时间换算关系有偏差)是计划上结束的时间,本周期结束时许多地球人要上升到第四密度。RA说,当这个星球准备进入第四密度状态的时候,作为上升进程的一部分,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会有一个暂时的终结。在这个星球(指地球)上不是每个人(实体)都准备好要移入第四密度,只有合格的实体才能进入第四密度,而其它实体(指地球人)将投生到另一个第三密度的星球上。需要补充第三密度经验的实体(由于不符合收割标准),将发现他们是在另一个星球上,他们能看到他们的因缘。那些毕业的,要转生在新的地球。新的地球,或许是指地球会有较大的地貌改变,以适应第四密度的成长。而地貌的戏剧性改变会导致”暂时的终结”——肉体的消亡。合格的,也称可收割的,是指如果一个实体服务他人的比率超过 51%, 并且服务自我的比率小于50%, 那么该实体即可以收割。所以想要收割我们就必须有51%倾向于服务他人。当年RA进入第四密度时,只有20%的金星人符合标准。收割,即灵魂或者星球从一个密度到下一个密度“毕业”的过程,当一个行星系统经过星系的能量密度区时自然发生。 第四密度是什么样子,恐怕很难想象出来。从RA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有如下特征:第四密度的进化周期为3千万地球年,第四密度中的一个实体(人)平均寿命为9万年,而且有许多辈子,是个两足(生物)载具,与现在的我们外貌类似,然而使用的化学元素并不相同,而且基因特性也不同;也需要进食。不晓得吃什么,呵呵!第四密度实体(人)的产生可能是这样:从我们现在的肉体载具开始,透过两性生殖的方式,如演化过程的转变,产生第四密度身体复合体。 我们为什么无法记起前世? 这是因为在第三密度进化进程中“遗忘的面纱(The Veil of Forgetting)”的存在。因为每个实体都有自由意志(Free Will),如果没有“遗忘的面纱”,每个实体到了岔道都知道该走的路,生命就变成确定的了,而在确定性系统里不存在自由意志。 
有读者留言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地球文明史的信息,下面就摘录一部分RA告诉我们的地球文明史,大家就当故事来看吧。 【人类文明之前】 70万5千年前——太阳系的马尔戴克(Maldek)行星爆发大规模的战争,造成那个星球的第三密度实体的恐惧纠结。 50万年前——马尔戴克星球毁灭。它的星体碎片成为现今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那个星球上的灵魂转到地球上投胎成为“大脚人”(也被称为“野人”或“雪人”)继续他们的学习课程。那时的地球只有矿物,植物,动物,还没有人类。最终,最高等的动物进化成为有灵魂寄宿的智人。 【早期人类文明】 7万5千年前——火星文明最终毁灭,火星人的灵魂投胎到正进入第三密度的地球上,地球文明开始。那时的地球人一半来源于火星,四分之一是本土的,其余来源于其它星体。人类设计寿命为900岁。 6万年前——猎户星实体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地球:以心电感应的方式与地球人接触;在中美洲各地,南美的纳兹卡,太平洋的复活节岛等地建立石头阵行。 5万8千年前——星际联邦长时间接触地球给予直接的指导,雷姆里亚/姆(Lemurian/Mu)文明兴盛。 5万3千年前——雷姆里亚/姆文明鼎盛,人类灵性高度发展。此后,由于大陆板块的重整运动,大洪水淹没了该文明,幸存下来的人到达俄罗斯,南美和北美地区繁衍生息。 5万年前——第一个第三密度主周期结束,地球人没有可收割的灵魂,人类寿命降到700岁。 3万1千年前——亚特兰蒂斯(Atlantis)文明开始发展。 2万5千年前——第二个主周期结束,仍没有收割,那些进化到可收割进入第四密度的灵魂选择仍驻留在第三密度人类身体里为大众提供帮助。人类寿命35-100岁,人口34万5千。 【晚期人类文明】 1万8千年前——拉乘坐水晶能量驱动的钟型飞船来到埃及上空,没有着陆。 1万5千年前——亚特兰蒂斯文明开始在科学技术上飞速发展。 1万3千年前——星际联邦在建造金字塔,水晶运用,和医治等方面为亚特兰蒂斯人提供帮助。亚特兰蒂斯人开始把智能力量用在不好的方面(优势基因克隆)。 1万1千年前——拉再一次来到埃及,直接着陆,传播一的法则。很不幸,埃及人扭曲了一的法则。亚特兰蒂斯大陆爆发第一次战争,约40%人口死亡,一部分逃到北非。 1万840年前——亚特兰蒂斯大陆被核子和水晶能量战争毁灭,文明终结。幸存者逃生至西藏、秘鲁、土耳其等地,成为那里的一些奥秘思想的来源。 9千6百年前——战争以及地球变动最终导致亚特兰蒂斯大陆沉没。 8千5百年前——RA重返地球,开始大金字塔的思想-建构。 6千年前——大金字塔通过思想的方式被完全建造。 4千5百年前——其余的金字塔是用地球上的物质人工建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