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是能量系统非信号系统 ——逻辑能量学节选 逻辑能量学的诞生,打破了中西医的争论,解决了中医的理论基础,把能量医学概念引入到医学之中,在非器质性病变有独到的研究,提出了卫气就是神经能的观点,同时提出了神经能控系统的观点,建立了能量吸收和释放的循环过程,上火及发炎都是神经能释放引起的细胞因子风暴,堪称医学界的相对论,前所未有的解决了很多医学现象。本文是一个核心期刊的稿件,被所谓的专家和编辑社退回了! 马哲说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太高深,我搞不懂。在自然科学里“能量才是物质运动的根本动力”更为合适。阴阳学说与其十分吻合。“阴阳者,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道出了事物变化的道理。阴阳理论的“阳”是富能量性的、活跃的、炙热的;“阴”是反之,并具有“物质化”倾向(积阴成形)。 能量是物质运动的动力,与运动如影随形(能量的运动的魅影,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也可以说,任何的运动现象的产生,都有能量的推动,能量是运动的“幕后老板”,对于动植物来说,就是热能(温度)的推动。 医学要发展需要突破 “形而上”的思维。解剖能够看到骨骼肌肉,看不见肌肉里“热气”;显微镜能够看到细菌、元素、成分,看不见其中能量属性;而产生能量是人体最重要的意义,远大于物质形态本身。体温的高低、血液脉搏的运动水平、水分含量、散热排汗、耐冷抗寒能力、生物化学等等无不包含能量信息,利用现象反推之,就能知道能量的变化、分布规律,这是一门科学,这点中医是走在前列的,脉诊、中药学、伤寒论和温病学都能为我们提供科学思路。 把神经系统看成一种信号系统是本末倒置,它本身就是一个能量调控及传输系统式。人体内能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热能,一种是电能,神经传导的是生物电,中医所讲“卫气就是神经能”。这毋容置疑。而黄帝内经邪客篇是最早阐述神经能的篇章,“卫气者,出其气之悍疾,而先行四末分肉之间而休者也,昼行于阳,夜行于阴”。 血液循环这是显性的运动。神经则是隐性的。休息时,神经系统积蓄能量,运动时神经系统释放能量。如果说循环系统是物质的流转,沟通了物质新陈代谢的渠道;那么神经系统则是能量的流转,它沟通了能量生产和消耗的渠道。经络因此产生。
1)能量控制系统 神经能量系统可以划分为两个系统: ①能量吸收系统,它是以收集能量为主要职能,它对能量吸收是不分人体部位的,他们只关心能量有多少。这个系统就包括植物神经及感觉神经、下丘脑等。同时通过兴奋和抑制两种方式控制内脏,来平衡冷热关系。 ②能量释放系统,包含大脑及小脑,内分泌等效应器也是这个系统里。他是主导能量释放的,进行了分区分部位管理,这是他们之间的差异。 两个系统在身体和四肢的营养转变过程中,形成相互吸收的关系,并通过一定的流转关系进行循环补给。
2)神经同感与天人合一 人体控制的首要任务就是能量性识别。 中医从光、声、味、热等方面多维度展现了一个能量世界,将为现代医学提供更多的启示。这些一切都取决于神经系统的辨识和控制。形成 “神经同感”原理: A、神经触发器(接受器)接收的能源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外源性是能从光照、温度等外界环境里吸收能量,能量一部分传导到身体,一部分能量被神经元树突收集,传输到神经系统里。内源性则是体温能量收集,来自于五脏六腑的热量,肢体深层的温度收集。 能量吸收为,一种是来自与五脏六腑器官的温度能量收集器,代表为内脏感觉神经(迷走神经)、臂丛、腰丛深感觉神经。一种是来自体外感及五官的外界能量收集器,代表神经为躯体感觉神经和臂丛、腰丛的皮支神经。二者在神经元产生换元作用,信息形成会聚。 “是天气热”还是“身体热”在下丘脑内是无法识别的,我们知道下丘脑是控制体温、摄食、水平衡等中枢,虽然是二级神经元,但是他直接决定了人体能量调节,高级有关运动的功能与它无关,只由它主导寒热性。形成的现象有: 2.1 子午流注原理就是根据人体体感反应,由于午夜为最冷时刻,肝活动最旺盛,中午最热,心脏抗热活动最盛,为了平衡冷热关系,这两个阶段最适应安静休息。否则太过 2.2 根据神经能量吸收原则,睡觉接受光照射后容易苏醒,冬眠的苏醒。声音造成的苏醒,寒冷造成了手脚麻木,来自于味觉产生的愉悦感。这些都被神经系统识别为吸收能量有关。
4)神经系统能量控制 A、运动神经控制是基础能系统的能量释放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脊髓纤维束的分配比例与人体用能成正比状态,脊髓膨大点、神经节与用能的状态比例。针灸的神经电现象,再到酸麻痛痒反应都看到这个神经电能的影子: 1、毒品就是利用了这个空子,误导了人体的身体状态,使神经系统异常放电。有一个典故,就是大宅门里的白三爷吃的“大烟膏子就酒”,很多解释未看到实质,大烟膏(吗啡)是刺激神经能量释放的一种途径,酒又造成了能量充足的信号,加快了神经系统释放的途径,所以会造成神经能系统衰竭而亡,导致整体能量体系崩塌。这个反向例证就是阿尔兹海默症,他是由于基础能系统衰落,导致无法完成神经能量反射过程所导致的。 2、“神经射电”还有很多功能,例如生殖,免疫等,这里光说一个儿童初期行走的行为,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没有发育完善,它的能系统还很弱,无法完成运动、思考、大小便的控制,随着时间推移,神经系统完善才开始完善,才渐渐会走路了。所以神经系统的强大和身体成正比关系。 3、细胞因子风暴,这也是一种神经射电反应,由神经激活免疫细胞,如同神经激活生殖细胞一样!这是人体修复机制。细胞因子风暴是具有神经高度敏感的体现,如无法适应神经放电过度,将直接导致死亡!也可以说手术没有麻醉的话,也会产生灾难的后果(手术造成死亡不是术后感染,而是神经异常放电导致的细胞因子风暴。而中医里,太阳经背腧穴不可针灸就是避免神经能释放过度。针刺神经节或者膨大点将会产生灾难的后果,关公刮骨疗伤只是一个传说。 4、刺痒的本质就是神经放电,因缺少物质滋养和缓冲,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直接对接,形成刺痒。凡是敏感的病症都与神经放电有关,刺痛、刺痒、喷嚏、咳嗽等,例如泌尿系的尿痛,咳嗽等。这是直接能感受到的神经放电现象。 C、神经反射实质是髓质能量释放 神经控制活动是髓质能量释放,脊髓是初级反射系统。启动障碍或者传出神经受损会导致瘫痪,局部收集能量不畅叫“痹”,能量控制紊乱称为 “风”。 F效应器 通常的效应器主要有腺体、肌肉体等两种,肌肉就是膀胱和心脏,脑垂体是典型的效应器它的结构就是神经与腺体共存的模式,能够更方便我们理解神经能对腺体分泌的关系,激素的分泌就是神经放能作用。很多的腺体神经性并不明显,似乎为一理,包括肺部、前列腺、胸腺、甲状腺、前列腺、乳腺等等,都是神经能强健的地方。 肌肉强直、腺体发炎都与神经有关,穴位是一个神经效应器,或者感受器(带状疱疹是表现,循经感传也是,亲眼见过),以后再谈。手抖、心脏痛、肌肉强直痛等都与神经能亢奋有关,另外虚弱症状也与它有关。内分泌是神经调节身体的主要方式,腺体的营养性和对能量生产起着重要作用,其分泌的蛋白酶等活性物质,经过神经电的催化,对消化、产能等起着重要作用。这个机制需要大力的研究。 我们观察一个现象,就是内分泌腺体容易出炎证,而且相对较重,这是因为神经能的释放最强部位为腺体和肌肉。这些易出验证的地方是因为他们的能量最强,最不易得病,但细菌最喜欢繁殖。一旦神经能虚弱,淋巴运输不畅,导致免疫力低下,就会引起病症。通常这类疾病有鼻窦炎、扁桃体炎、腮腺炎、前列腺炎、胰腺炎、胆囊炎等等,甚至肺都可以看成一个大腺体。 结论为:人体究竟是上火还是炎症呢?就是细菌损伤身体导致的神经射电异常。二者的说法都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