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PPR管在0.3MPa水压下的流量。 相比于钢管,PPR管的内壁更光滑,因此阻力会更小一些。
已知条件:
- 管径: 6分PPR管 (DN20, 内径大约 20mm = 0.02m)
- 压力: 0.3 MPa = 3 bar = 30 米水柱 (大约)
- 流体: 自来水 (密度 ≈ 1000 kg/m³)
- 管道材质: PPR
仍然需要假设:
- 管道长度: 为了简化,假设管道很短,主要考虑入口的压头损失。(如果管道很长,需要考虑沿程阻力,计算会复杂很多)
估算步骤:
- 流速估算(考虑PPR管的光滑度): 由于PPR管内壁光滑,阻力比钢管小,流速会略高于之前钢管的估算。 我们仍然使用托里拆利公式 v = √(2gh) 来估算入口流速,这可以认为是最大流速。 v = √(2 * 9.8 * 30) ≈ 24.2 m/s
- 流量计算: 流量 Q = A * v,其中 A 是管道截面积。 A = π * (0.02/2)² ≈ 0.000314 m²。 因此 Q = 0.000314 m² * 24.2 m/s ≈ 0.0076 m³/s
- 单位转换: 0.0076 m³/s = 7.6 L/s
修正考虑:
- PPR管的实际内径: 虽然通常说DN20,但不同厂家PPR管的内径可能略有差异。如果能查到精确的内径,代入计算会更准确。
- 局部阻力: 即使管道很短,弯头、三通等部件也会产生局部阻力,导致流量略微降低。
结论:
在以上假设条件下,6分PPR管在0.3MPa自来水压下的流量
大约是7.6升/秒。
4分PPR管在0.3MPa自来水压下的流量。4分管通常指DN15的管子。
已知条件:
- 管径: 4分PPR管 (DN15, 内径大约 15mm = 0.015m)
- 压力: 0.3 MPa = 3 bar = 30 米水柱 (大约)
- 流体: 自来水 (密度 ≈ 1000 kg/m³)
- 管道材质: PPR
仍然需要假设:
- 管道长度: 为了简化,假设管道很短,主要考虑入口的压头损失。(如果管道很长,需要考虑沿程阻力,计算会复杂很多)
估算步骤:
- 流速估算(考虑PPR管的光滑度): 我们仍然使用托里拆利公式 v = √(2gh) 来估算入口流速,这可以认为是最大流速。 v = √(2 * 9.8 * 30) ≈ 24.2 m/s
- 流量计算: 流量 Q = A * v,其中 A 是管道截面积。 A = π * (0.015/2)² ≈ 0.000177 m²。 因此 Q = 0.000177 m² * 24.2 m/s ≈ 0.0043 m³/s
- 单位转换: 0.0043 m³/s = 4.3 L/s
修正考虑:
- PPR管的实际内径: 实际内径可能略有差异,如果能查到精确的内径,代入计算会更准确。
- 局部阻力: 即使管道很短,弯头、三通等部件也会产生局部阻力,导致流量略微降低。
结论:
在以上假设条件下,4分PPR管在0.3MPa自来水压下的流量
大约是4.3升/秒。
4分管特性:内径约12.7mm(对应DN15),理论最大流量在1MPa压力下可达1700L/min
水龙头的流量和自来水的压力有关,
压力越大流量越大。 以4分管直径1.5厘米计算,1KG压力时是9升/秒左右的流量,3KG压力(0.3Mpa)时是15.8升/秒左右的流量,6KG压力时是31.77升/秒左右。 通常我们在计算单位时间的自来水水管路流量:自来水的压力为0.1--0.6Mpa,约在1--3米/秒的流速,常取0.3Mpa即1.5米/秒的流速计算。
1L=1000mL=0.001立方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0.1米×0.1米×0.1米=0.001立方米。
0.1米等于10厘米
0.1立方米的长宽高是多少其长宽高为
46厘米。 0.1立方米=100立方分米,3√100≈4.6。 即,长宽高均是46厘米。
1 立方米(m³) =1000 升(L) 1立方米是指长为1米,宽为1米,高也为1米的物体的体积
1MPa等于10公斤水压。 1MPa=10kg/平方厘米,MPa兆帕为新单位。
管道管径,流速,流量在线计算工具
水压与流量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它们之间有着较为复杂的联系。在给出答案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些定义和知识。
水压是指液体或气体在容器内所产生的压力,它是由于液体或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通常使用帕斯卡(Pa)作为单位。而
流量是指
单位时间内流体通过管道或孔隙的体积或重量,通常使用升每秒(L/s)或千克每秒(kg/s)作为单位。
在管道中,水流所受的阻力由管壁的摩擦力和液体惯性力共同作用产生。
通常情况下管道的直径越大水流通过的流量也就越大,压损失也就越小。然而,管道的长度会增加阻力,从而减少流量。水的密度也会对流量产生影响。当水的密度增加时,流量也会随之减小。
除此之外,
水闸的开口大小也会影响水流的流量。开口越大,流量也就越大。同时,水闸的开启速度也会对水流的流量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开闸的速度越快,流量就越大。
总体来看,水压与流量之间是存在一定的联系的,但它们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水压对于流量的影响在实际运用中需要建立模型进行预测和计算,同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节水压和流量。
流量=流速×管道内径×管道内径×π÷4; 所以流量和流速基本上知道一个就能算出另一个参数.但如果已知管道直径D,管道内压力P,能算出流量吗?答案是: 还不能求管道中流体的流速和流量。管内流量不是由管内压力决定,而是由管内沿途压力下降坡度决定的。一定要说明管道的长度和管道两端的压力差是多少才能求管道的流速和流量。
管道中压力与流量的关系是正比例关系,即压力越大,流量也越大。流量等于流速乘于断面。对管道的任何一断面,压力只来自一端,也就是说压力的方向是单向的,在压力方向出口处被封闭时(阀门关闭),管内流体处于禁止状态。一但出口打开,其流速起决于管道中压力。
一般情况下,自来水的压力会根据地理位置、供水系统的设计和用水需求的不同有所变化。通常,自来水的压力范围大致在0.2 MPa到0.6 MPa之间。具体来说:
1. 低水压区(0.2 MPa以下):这种水压通常发生在较为偏远或高层建筑的高层住户,水压相对较低,可能导致水流较慢或者水量不足,特别是当家庭用水需求较大时,容易出现水压不足的问题。
2. 正常水压区(0.3 MPa - 0.5 MPa):大部分城市的供水系统设计会使自来水的压力保持在这个范围内,这种水压适用于大多数家庭和建筑,水流充足且稳定,满足了日常生活用水的需求。
3. 高水压区(0.6 MPa以上):在一些特殊的高层建筑或供水设施中,为了确保水能够有效流向较高楼层,水压可能会达到较高的水平。过高的水压可能会导致水管损坏,增加漏水的风险,并且给水龙头等用水设备造成压力。
1. 影响用水设备的工作效果
家庭中的各种用水设备(如热水器、洗衣机、洗碗机等)都需要一定的水压才能正常工作。若水压过低,热水器可能无法提供稳定的热水流量,洗衣机的清洗效果也会受到影响,而水压过高时,则可能会对这些设备造成损害,缩短其使用寿命。
2. 影响水流速度和舒适度
水压直接决定了家中水流的速度。水压过低时,水流缓慢,洗澡、冲洗、做饭等活动都会感到不便,
1. 安装减压阀
如果家庭水压过高,可以通过安装减压阀来调节水压。减压阀能够有效地将供水管道中的高压水流降到合理范围,从而保护家庭水管和设备免受高压水流的损害。
2. 检查水管是否存在堵塞
如果水压过低,可能是由于水管中的沉积物或堵塞物导致水流受阻。此时需要检查管道系统,清理可能的堵塞,确保水流畅通。
3. 提升水压
对于低水压的家庭,可以考虑安装增压泵来提升水压。增压泵能有效提高自来水的流速和水压,解决高层住户或偏远地区的低水压问题。
4 与供水公司沟通
若自来水压力异常,且问题无法通过家庭管道处理解决时,可以向当地的供水公司反映问题,了解是否是供水系统本身出现了问题。
管道承受多少压力?
制品在基准温度下的耐压强度称为公称压力。用符号PN表示。
PN是与管道系统元件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特性相关、用于参考的字母和数字组合的标识。它由字母PN和后跟无因次的数字组成,如公称压力为1.0MPa,记为PN10。
不同的制品材料,其基准温度也各不相同。例如,铸铁和铜的基准温度设定为120℃,而钢的基准温度则高达200℃。合金钢的基准温度更是提升至250℃,而塑料制品的基准温度则相对较低,为20℃。
PN是指阀门的公称压力,其后紧跟的整数数字组成。在我国,涉及公称压力时,为了明确起见,通常给出计量单位,以“MPa”表示。例如PN100表示公称压力为10Mpa,也就是100Kgf/cm2。
DN是指阀门的公称通径,一般后面会加一个数字,如公称通径250mm,应标志为DN250。这个数字与端部的连接件的孔径或外径(单位为mm)等特征尺寸直接相关。在通常情况下,阀门的通道直径与公称尺寸是一样的,
国标AETV阀门公称直径的单位为mm,美标AETV阀门公称直径的单位为in(英寸)。换算如下:

家用水管规格尺寸:一般家用水管规格
有PN1.6、PN2.0:DN15(4分管)、
DN20(6分管)、DN25(1寸管)、DN32(1寸2管)、DN40(1寸半管)、DN50(2寸管)、DN65(2寸半管)、DN80(3寸管)、DN100(4寸管)、DN125(5寸管)、DN150(6寸管)、DN200(8寸管)、DN250(10寸管)等。
DN是指管道的公称直径。公称直径(nominal diameter),又称平均外径(mean outside diameter)。 指标准化以后的标准直径,为内径和外径之间的中点,以DN表示,单位mm。
工作压力是指为了管道系统的运行安全,根据管道输送介质的各级最高工作温度所规定的最大压力。
工作压力一般用Pt表示。
在管道系统中,管子和管路附件在正常运作时所承受的压力通常用符号p表示。而这个“正常运作”特指在某一特定的操作温度下。因此,当提及某制品的工作压力时,务必指明其对应的工作温度。这一标注方式通常是在压力符号p的右下角附加一个数字,该数字是制品最高工作温度除以10后取整得到的数值。举例来说,若介质的最高工作温度为300℃,且工作压力为10MPa,则这一工作压力应被标记为p30 10MPa。这样的标注方式有助于我们更精确地理解和评估管道系统在不同温度下的工作压力情况。
家用水管能承受几公斤压力通常可承受六公斤,它的极限压力大概是十二。按照相关规定,室内试压的时候不管是哪种管道,只要没有设计要求,那试压的压力应是工作压力的一点五倍,不能低于零点六兆帕,因此按照六公斤试压是足够的。
PN代表管道能承受的标准压力,pn1.25也就是说水管能够承受的压力为1.25MPa,就是12.5公斤的压力
1.25mpa水管是多大管?
PE管材外径20毫米。1.25MPa对应的壁厚是2.62毫米,1.6MPa对应的是2.93毫米。PE管材外径25毫米,1.25MPa对应的壁厚3.77毫米,1.6MPa对应的直径是4.42毫米。PE管材外均为32毫米,1.25MPa对应的壁厚是6毫米,1.6MPa对应的是7.18毫米。PE管材外径40毫米1.51.25MPa对应的管壁是9.43毫米,1.6MPa对应的管径是11.12毫米。
ppr管能承受多少压力?1、 ppr管能承受多大压力?根据国家规范规定,PPR管最大可以承受16MPa(兆帕)的压力。(1兆帕=10公斤/平方厘米)。
一、PPR管的分类
PPR管根据其用途和承压能力,可以分为冷水管和热水管两大类。热水管相较于冷水管,需要更高的耐热性和耐压性,因此在壁厚上有所不同。国家标准GB/T 18742.2-2002《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 第2部分:管材》对PPR管的尺寸和性能有详细规定。
二、PPR热水管壁厚的国家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GB/T 18742.2-2002,PPR热水管的壁厚与其公称外径(DN)和公称压力(PN)有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PPR热水管规格及其对应的壁厚要求:
1、DN 16-63mm,PN 1.0MPa:壁厚应不小于2.3mm。
2、DN 63-110mm,PN 1.0MPa:壁厚应不小于2.9mm。
3、DN 16-63mm,PN 1.25MPa:壁厚应不小于2.9mm。
4、DN 63-110mm,PN 1.25MPa:壁厚应不小于3.6mm。
5、DN 16-63mm,PN 1.6MPa:壁厚应不小于3.6mm。
6、DN 63-110mm,PN 1.6MPa:壁厚应不小于4.5mm。
Ppr管材壁厚是不一样的,它分很多系列,不同系列对管材厚度要求不一样,有个合适的标准,选管材的时候,必须要照着这个标准来,不然很容易选到劣质、不符合规范、安装后容易出问题的管子。具体标准如下:

PN是压力单位,PN=1.25是说管材能承受的压力是1.25兆帕
承受压力越大,厚度越大,管材直径越大,当然价格越贵。
PN6:低压环境,如家庭给水冷水管道。
PN8:适用于中低压环境,如普通住宅、办公楼等。
PN10:适合中压环境,应用于城市供水、部分工业系统。
PN12.5:适用于中高压环境,能承受较大的水流压力。
PN16:高压环境,如高层建筑、商用建筑、工业管道。
PN20:特别适用于高压水系统和暖气系统,能够承受较大压力。
5大系列公称压力(PN)对照表:(MPa代表兆帕,0.1MPa=1公斤)
S5系列 1.25MPa(12.5公斤)
S4系列 1.6MPa(16公斤)
S3.2系列 2.0MPa(20公斤)
S2.5系列 2.5MPa(25公斤)
S2系列 3.2MPa(32公斤)
PPR管S5系列:PPR管规格尺寸一览表
产品名称 | 规格(MM) | 管道直径(DN) | 壁厚(en) | 可承受水压(MPa) |
S5 dn20×en2.0 | 20×2.0 | 20mm | 2.0mm | 1.25MPa |
S5 dn25×en2.3 | 25×2.3 | 25mm | 2.3mm | 1.25MPa |
S5 dn32×en2.9 | 32×2.9 | 32mm | 2.9mm | 1.25MPa |
S5 dn40×en3.7 | 40×3.7 | 40mm | 3.7mm | 1.25MPa |
S5 dn50×en4.6 | 50×4.6 | 50mm | 4.6mm | 1.25MPa |
S5 dn63×en5.8 | 63×5.8 | 63mm | 5.8mm | 1.25MPa |
S5 dn75×en6.8 | 75×6.8 | 75mm | 6.8mm | 1.25MPa |
S5 dn90×en8.2 | 90×8.2 | 90mm | 8.2mm | 1.25MPa |
S5 dn110×en10.0 | 110×10.0 | 110mm | 10mm | 1.25MPa |
S5 dn125×en11.4 | 125×11.4 | 125mm | 11.4mm | 1.25MPa |
S5 dn140×en12.7 | 140×12.7 | 140mm | 12.7mm | 1.25MPa |
S5 dn160×en14.6 | 160×14.6 | 160mm | 14.6mm | 1.25MPa |
PPR管S4系列:
产品名称 | 规格(MM) | 管道直径(DN) | 壁厚(en) | 可承受水压(MPa) |
S4 dn16×en2.0 | 16×2.0 | 16mm | 2.0mm | 1.6MPa |
S4 dn20×en2.3 | 20×2.3 | 20mm | 2.3mm | 1.6MPa |
S4 dn25×en2.8 | 25×2.8 | 25mm | 2.8mm | 1.6MPa |
S4 dn32×en3.6 | 32×3.6 | 32mm | 3.6mm | 1.6MPa |
S4 dn40×en4.5 | 40×4.5 | 40mm | 4.5mm | 1.6MPa |
S4 dn50×en5.6 | 50×5.6 | 50mm | 5.6mm | 1.6MPa |
S4 dn63×en7.1 | 63×7.1 | 63mm | 7.1mm | 1.6MPa |
S4 dn75×en8.4 | 75×8.4 | 75mm | 8.4mm | 1.6MPa |
S4 dn90×en10.1 | 90×10.1 | 90mm | 10.1mm | 1.6MPa |
S4 dn110×en12.3 | 110×12.3 | 110mm | 12.3mm | 1.6MPa |
S4 dn125×en14.0 | 125×14.0 | 125mm | 14.0mm | 1.6MPa |
S4 dn140×en15.7 | 140×15.7 | 140mm | 15.7mm | 1.6MPa |
S4 dn160×en17.9 | 160×17.9 | 160mm | 17.9mm | 1.6MPa |
PPR管S3.2系列:
产品名称 | 规格(MM) | 管道直径(DN) | 壁厚(en) | 可承受水压(MPa) |
S3.2 dn16×en2.2 | 16×2.2 | 16mm | 2.2mm | 2.0MPa |
S3.2 dn20×en2.8 | 20×2.8 | 20mm | 2.8mm | 2.0MPa |
S3.2 dn25×en3.5 | 25×3.5 | 25mm | 3.5mm | 2.0MPa |
S3.2 dn32×en4.4 | 32×4.4 | 32mm | 4.4mm | 2.0MPa |
S3.2 dn40×en5.5 | 40×5.5 | 40mm | 5.5mm | 2.0MPa |
S3.2 dn50×en6.9 | 50×6.9 | 50mm | 6.9mm | 2.0MPa |
S3.2 dn63×en8.6 | 63×8.6 | 63mm | 8.6mm | 2.0MPa |
S3.2 dn75×en10.3 | 75×10.3 | 75mm | 10.3mm | 2.0MPa |
S3.2 dn90×en12.3 | 90×12.3 | 90mm | 12.3mm | 2.0MPa |
S3.2 dn110×en15.1 | 110×15.1 | 110mm | 15.1mm | 2.0MPa |
S3.2 dn125×en17.1 | 125×17.1 | 125mm | 17.1mm | 2.0MPa |
S3.2 dn140×en19.2 | 140×19.2 | 140mm | 19.2mm | 2.0MPa |
S3.2 dn160×en21.9 | 160×21.9 | 160mm | 21.9mm | 2.0MPa |
PPR管S2.5系列:
产品名称 | 规格(MM) | 管道直径(DN) | 壁厚(en) | 可承受水压(MPa) |
S2.5 dn12×en2.0 | 12×2.0 | 12mm | 2.0mm | 2.5MPa |
S2.5 dn16×en2.7 | 16×2.7 | 16mm | 2.7mm | 2.5MPa |
S2.5 dn20×en3.4 | 20×3.4 | 20mm | 3.4mm | 2.5MPa |
S2.5 dn25×en4.2 | 25×4.2 | 25mm | 4.2mm | 2.5MPa |
S2.5 dn32×en5.4 | 32×5.4 | 32mm | 5.4mm | 2.5MPa |
S2.5 dn40×en6.7 | 40×6.7 | 40mm | 6.7mm | 2.5MPa |
S2.5 dn50×en8.3 | 50×8.3 | 50mm | 8.3mm | 2.5MPa |
S2.5 dn63×en10.5 | 63×10.5 | 63mm | 10.5mm | 2.5MPa |
S2.5 dn75×en12.5 | 75×12.5 | 75mm | 12.5mm | 2.5MPa |
S2.5 dn90×en15.0 | 90×15.0 | 90mm | 15.0mm | 2.5MPa |
S2.5 dn110×en18.3 | 110×18.3 | 110mm | 18.3mm | 2.5MPa |
S2.5 dn125×en20.8 | 125×20.8 | 125mm | 20.8mm | 2.5MPa |
S2.5 dn140×en23.3 | 140×23.3 | 140mm | 23.3mm | 2.5MPa |
S2.5 dn160×en26.6 | 160×26.6 | 160mm | 26.6mm | 2.5MPa |
PPR管S2系列:
产品名称 | 规格(MM) | 管道直径(DN) | 壁厚(en) | 可承受水压(MPa) |
S2 dn12×en2.4 | 12×2.0 | 12mm | 2.4mm | 3.2MPa |
S2 dn16×en3.3 | 16×2.7 | 16mm | 3.3mm | 3.2MPa |
S2 dn20×en4.1 | 20×3.4 | 20mm | 4.1mm | 3.2MPa |
S2 dn25×en5.1 | 25×4.2 | 25mm | 5.1mm | 3.2MPa |
S2 dn32×en6.5 | 32×5.4 | 32mm | 6.5mm | 3.2MPa |
S2 dn40×en8.1 | 40×6.7 | 40mm | 8.1mm | 3.2MPa |
S2 dn50×en10.1 | 50×8.3 | 50mm | 10.1mm | 3.2MPa |
S2 dn63×en12.7 | 63×10.5 | 63mm | 12.7mm | 3.2MPa |
S2 dn75×en15.1 | 75×12.5 | 75mm | 15.1mm | 3.2MPa |
S2 dn90×en18.1 | 90×15.0 | 90mm | 18.1mm | 3.2MPa |
S2 dn110×en22.1 | 110×18.3 | 110mm | 22.1mm | 3.2MPa |
S2 dn125×en25.1 | 125×20.8 | 125mm | 25.1mm | 3.2MPa |
S2 dn140×en28.1 | 140×23.3 | 140mm | 28.1mm | 3.2MPa |
S2 dn160×en32.1 | 160×26.6 | 160mm | 32.1mm | 3.2MPa |
因为外径越大,实际上就代表管子越粗,水流越大,即水流越大,管子需承受的压力越大,这就决定了它的厚度需要越厚,当然,所用生产原料越多,价格也就越贵。在我们的生活用水中,没有必要都用水流最大的管子。也就是说,管材越厚,质量越好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室内4分水管和4分水龙头,在洗澡、洗手、洗衣时,合适的流量和水压应该是多少。
流量:
- 洗手: 2-4升/分钟。 比较小的流量就足够满足洗手的需求,并且可以节约用水。
- 洗澡: 8-15升/分钟。 洗澡对流量的需求较高,要保证淋浴的舒适度。如果淋浴器有节水功能,流量可以适当降低。
- 洗衣机: 8-12升/分钟(进水)。 洗衣机进水时需要一定的流量,才能保证洗衣效率。不同型号的洗衣机对流量的需求略有差异。
一般家庭用水的水压在0.1MPa (1 bar) 到 0.3MPa (3 bar) 之间是比较合适的。
- 最高水压: 最好不要超过0.4MPa,过高的水压可能会损坏管道和用水设备。
综合考虑:
- 4分管的限制: 4分管的管径较小,如果同时使用多个用水设备(例如同时洗澡和洗衣),可能会出现水压下降、流量不足的情况。
- 水压与流量的关系: 在一定的水压范围内,流量会随着水压的升高而增大。但是,如果水压过高,可能会导致水管爆裂、用水设备损坏等问题。
- 实际情况: 实际的水压和流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
- 自来水公司的供水压力: 这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 楼层高度: 楼层越高,水压可能会越低。
- 管道长度和管路复杂程度: 管道越长、弯头越多,水压损失越大。
- 管道老化程度: 老化的管道可能会出现堵塞,导致水压下降。
建议:
- 测量水压: 可以购买一个水压表,测量一下家里的水压,看看是否在合适的范围内。
- 调整流量: 如果水压正常,但是流量不足,可以考虑更换流量更大的水龙头或淋浴器。
- 加装增压泵: 如果水压过低,可以考虑加装一个增压泵,提高水压。
- 合理用水: 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多个用水设备,以免出现水压下降的情况。
-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水管和用水设备,及时发现并处理漏水、堵塞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