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卡天梯图:DAC QSFP线40G 直连线
┃八类网线 [>40Gb]30米内,必须使用屏蔽双绞线
┃七类网线 [>10Gb]100米内,必须使用屏蔽双绞线
┃超六类网线 [>10Gb]100米内,可使用屏蔽双绞线
┃六类网线 [>10Gb]55米内,可使用屏蔽双绞线
┃超五类网线 [<9.5Gb]设备附赠标配,日常够用
已经淘汰的产物
┃四类网线 [16Mb]
┃三类网线 [10Mb]模拟电话;传统以太网
┃电话线 [<8Mb]
┃二类网线 [4Mb]
┃拨号上网 [56Kb]
SFP+光接口向下兼容1000Base-X,SFP 光接口只支持1000Base-X;
5GBASE-T 向下兼容2.5Gbase-T 和1GBase-T;
2.5GBASE-T 向下兼容1GBase-T
1000Base-T 向下兼容100Base-T 和10Base-T;
━━ 蓝牙LMP版本对应表
年份_LMP版本_蓝牙版本_理论速度_最大距离(米)_特性(如果有)_现状
1998_LMP0_蓝牙1.0 _ 0.73 Mb/s_10m_已淘汰
2000_LMP1_蓝牙1.1 _ 0.81 Mb/s_10m_已淘汰
2003_LMP2_蓝牙1.2 _ 1 Mb/s_10m_已淘汰
2004_LMP3_蓝牙2.0 _ 2.1 Mb/s_10m_EDR_已淘汰
2007_LMP4_蓝牙2.1 _ 3 Mb/s_10m_EDR_已淘汰
2009_LMP5_蓝牙3.0 _ 24 Mb/s_10m_HS_即将淘汰
2010_LMP6_蓝牙4.0 _ 24 Mb/s_50m
2013_LMP7_蓝牙4.1 _ 24 Mb/s_50m
2014_LMP8_蓝牙4.2 _ 24 Mb/s_50m
2016_LMP9_蓝牙5.0 _ 48 Mb/s_300m
2019_LMP10_蓝牙5.1 _ 48 Mb/s_300m
2020_LMP11_蓝牙5.2 _ 48 Mb/s_300m
2021_LMP12_蓝牙5.3 _ 48 Mb/s_300m
2023_LMP13_蓝牙5.4 _ 48 Mb/s_300m
Windows系统查询方式:设备管理器>蓝牙>(目标设备属性)>高级>固件版本
名词解释:
LMP (Link Manager Protocol, 链路管理协议)
EDR (Enhanced Data Rate, 蓝牙增强速率)
HS (High Speed, 高速规范)
网卡传输速度的分类和适用场景- 10 Mbps(10BASE-T):适用于早期的网络设备和旧式网络环境。
- 100 Mbps(Fast Ethernet,100BASE-TX):适用于家庭和小型办公室网络,满足一般的网络需求。
- 1 Gbps(Gigabit Ethernet,1000BASE-T):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网络、企业环境和数据中心,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多设备的并发连接。
- 2.5 Gbps(2.5GBASE-T):适用于对网络带宽有较高要求的场景,如高性能家庭或办公网络。
- 5 Gbps(5GBASE-T):提供比2.5 Gbps更高的带宽,适用于高性能办公室网络或高级家庭网络。
- 10 Gbps(10GBASE-T):高带宽标准,适用于数据中心和高性能网络。
- 25 Gbps(25GBASE-T):主要用于高性能数据中心和对带宽要求较高的应用。
- 40 Gbps(40GBASE-T):用于大规模数据传输,适用于数据中心和大规模网络基础设施。
- 50 Gbps(50GBASE-T):提供更高的带宽,适用于高带宽需求的环境和数据中心。
- 100 Gbps(100GBASE-T):每秒100千兆比特,适用于大型企业网络、数据中心、高速存储和媒体流传输。
网卡传输速度的单位和实际传输速率网卡传输速度的单位是Mbps(megabits per second),表示每秒传输的位数。实际上,传输速度通常使用MB/s(megabytes per second)来表示,1B(Byte)等于8b(bit),因此1Mbps等于125KB/s。例如,普通的百兆网卡理论传输速度为12.5MB/s,而千兆网卡的理论传输速度为125MB/s。
- 单位换算:1MB=8Mb,1000Mb=1Gb。本文中,“B”指Byte 字节;“b”指Bit 比特(计算机最小单位)。换算实际下载速度请÷8
影响网卡传输速度的因素- 接口类型:不同的接口类型会影响网卡的传输速度。例如,PCI接口的带宽限制可能导致实际的传输速度低于理论值,而PCI-E接口则能提供更高的带宽,适合高性能需求。
- 总线带宽:主板的总线带宽也会影响网卡的传输速度。PCI总线的带宽限制可能导致实际的传输速度达不到理论值,而PCI-E接口则能提供更高的带宽,适合现代高性能网络的需求。
路由器没有10G,用2.5G网口接电脑,也会只显示1G的速度,
2.5Gb会成为标准的最大因素就是,线材兼容千兆。要换线的话,为什么不上更快且更早就有标准的10Gb呢。
SFP
SFP可以理解为GBIC的升级版,它的体积只有GBIC模块的1/2,极大增加了网络设备的端口密度。此外,SFP的数据传输速率从100Mbps到4Gbps不等。 SFP+
SFP+是SFP的加强版,支持8Gbit/s光纤通道、10G以太网和光传输网络标准OTU2。此外,SFP+直连线缆(即SFP+ DAC高速线缆和AOC有源光缆)可在不添加额外光模块和线缆(网线或光纤跳线)的情况下连接两个SFP+端口,这对于两个相邻短距离的网络交换机直连而言是个不错的选择。
SFP28
SFP28是SFP+的加强版,和SFP+具有相同的尺寸,但其能支持单通道25Gb/s的速率。SFP28为10G-25G-100G网络升级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可满足下一代数据中心网络持续增长的需求。
QSFP+
QSFP+是QSFP的升级版本。QSFP能同时支持4通道传输,每条通道数据速率为1Gbit/s,但QSFP+与QSFP不同,它支持4×10Gbit/s通道传输,可通过4个通道实现40Gbps传输速率。与SFP+相比,QSFP+光模块的传输速率可达SFP+光模块的四倍,在部署40G网络时可直接使用QSFP+光模块,从而在有效节省成本的同时提高端口密度。
QSFP28
QSFP28为满足100G应用需求而生,共有4个高速差分信号通道,每路通道传输速率从25Gbps到可能的40Gbps不等,可满足100G以太网(4×25Gbps)与EDR InfiniBand的应用需求。QSFP28产品类型众多,实现100G传输的方式各有不同,如100G直连、100G转4路25G分支链路或100G转2路50G分支链路。
SFP、SFP+、SFP28、QSFP+、QSFP28的异与同
在了解SFP、SFP+、SFP28、QSFP+、QSFP28是什么后,接下来将介绍两两之间具体的异同点。
SFP与SFP+:相同的尺寸,不同的速率与兼容性
SFP和SFP+模块在尺寸外观上别无二致,因此设备制造商可以在带SFP+端口的交换机上采用SFP物理设计。由于尺寸相同,不少客户将SFP模块用在交换机的SFP+端口上,这种操作是可行的,但速率会降低到1Gbit/s。另外要注意SFP+模块不能用于SFP插槽,否则可能会导致端口或模块损坏。除了兼容性这一方面存在区别之外,SFP与SFP+的传输速率与标准也都不同。SFP最多传输4Gbit/s,SFP+最多可传输10Gbit/s;SFP基于SFF-8472协议,而SFP+基于SFF-8431和SFF-8432协议。
SFP28与SFP+:SFP28光模块可用在SFP+端口
上文已经提到SFP28是SFP+的升级版本,两者具备相同尺寸,但传输速率不同,SFP+的传输速率为10Gbit/s,SFP28传输速率为25Gbit/s。如果将SFP+光模块插入到SFP28端口上,这时链路传输速率为10Gbit/s,反之亦然。另外,SFP28直连铜缆比SFP+直连铜缆带宽更高,损耗更低。
SFP28与QSFP28: 协议标准不同
虽然SFP28和QSFP28都带有数字“28”,但两者的尺寸与协议标准都不同。SFP28支持25Gbit/s单通道,QSFP28支持4个25Gbit/s通道。两者都能用在100G网络中,但使用方式有所不同,QSFP28可以通过上文中提到的三种方式实现100G传输,但SFP28需要依靠QSFP28转SFP28分支高速线缆。下图展示了100G QSFP28转4×SFP28 DAC的直连。

QSFP与QSFP28:不同的速率,不同的应用
QSFP+和QSFP28光模块尺寸相同,都有4个集成的发射与接收通道。此外,虽然QSFP+和QSFP28系列产品同样都有光模块和DAC/AOC高速线缆,但速率都不同。QSFP+模块支持40Gbit/s单通道速率,QSFP+ DAC/AOC支持4×10Gbit/s的传输速率。QSFP28模块以100Gbit/s的速率传输数据,QSFP28 DAC/AOC支持4×25Gbit/s或2×50Gbit/s。需要注意的是QSFP28模块不能用于10G分支链路,但如果带QSFP28端口的交换机支持QSFP+模块的话,可以在QSFP28端口中插入QSFP+模块实现4×10G分支链路。
100G有多种封装形式,包括CFP/CFP2/CFP4,CXP和QSFP28。在这些不同的100G封装形式中,QSFP28光模块因其具有端口密度高、功耗低和成本低等优势,所以成为了100G网络的主要封装方式。
四种100G QSFP28光模块的区别: 光模块类型
| 接口
| 光纤类型
| 传输距离
|
100GBASE-SR4 QSFP28
| MTP/MPO-12
| 多模OM4光纤
| 100m
|
100GBASE-LR4 QSFP28
| LC双工
| 单模光纤
| 10km
|
100GBASE-CWDM4 QSFP28
| LC双工
| 单模光纤
| 2km
|
100GBASE-PSM4QSFP28
| MTP/MPO-12
| 带状单模光纤(8芯)
| 500m
|
家庭网络设备的选择
首先看网络规模的大小,大多数家庭都是千兆网络,
千兆网络一般是用网线,五类、六类、超六类网线
千兆以后就是2.5g、5g 10g(万兆) 40g 100g 400g等等
光模块最低千兆起步
电口用网线最高到40g
八类网线 [>40Gb]30米内,必须使用屏蔽双绞线
七类网线 [>10Gb]100米内,必须使用屏蔽双绞线
但万兆以上用网线发热大,大多少数都用光纤
网络设备支持的网速越快就越贵 ,框式比盒式支持的设备更多也更贵
要什么样的网速主要还是看需求:
网线的最高速度取决于其类型和标准。以下是各种常见网线类型的最高传输速率:
[五类网线(CAT.5):最高传输速率为100Mbps,适用于100M及以下的宽带。
[超五类网线(CAT.5e):最高传输速率为1000Mbps,适用于1000M以下的宽带。
[六类网线(CAT.6):最高传输速率为1Gbps,适合千兆网络及以上。
[超六类网线(CAT.6e):最大传输速度为10 Gbps,适用于万兆网络的传输。
光纤的传输速度则更快,可以达到40Gbps到100Gbps,比网线传输速度最少快4倍以上
网线的线芯主要由铜质导体构成,光纤全称为光导纤维,主要由玻璃或塑料制成,具有极高的折射率。网线的理论传输距离一般限制在100米以内。光纤的传输距离,则可以达到几百公里甚至更远。
这主要得益于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速度,远高于电信号在铜线中的传输速度,且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损耗,也远小于电信号。
传输距离
网线的理论传输距离一般限制在100米以内,超过这个距离信号就会衰减甚至中断。而光纤的传输距离,则可以达到几百公里甚至更远,且在不接任何中继设备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稳定的传输质量。
布线成本
虽然光纤在传输速度、传输距离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其布线成本也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光纤的制作成本较高,且光纤匹配的所有接口都必须是光卡口,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进行连接和测试。而网线的制作成本则较低,且其接口为标准的RJ45接口,可以直接插入计算机、交换机等设备中使用。
维护方面
由于光纤的传输介质为光信号,因此在光纤入户过程中和平时使用中,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光纤的弯折、挤压、拉伸等物理损伤。此外,光纤内部的光纤芯线非常细小且脆弱,一旦受到损坏或断裂就很难修复。相比之下,网线的维护相对简单一些,只需要注意避免过度拉伸和弯折即可。
应用场景
光纤主要用于需要高速、长距离传输的场景,如长途通信、城域网、以及数据中心等。在这些场景下,光纤的高传输速度和长传输距离,可以确保数据的快速、稳定传输。
网线则主要用于局域网、家庭网络、以及小型办公环境等场景。在这些场景下,网线的经济性和易用性,使其成为了一种理想的选择。
光模块速率指的是每秒钟传输数据的比特数 (bit),单位为Mb/s和Gb/s。 目前市面上
光模块的速率通常从100Mb/s至400Gb/s不等,常见的传输速率为100Mb/s,1Gb/s、10Gb/s、25Gb/s、40Gb/s、100Gb/s和400Gb/s。根据传输速率的不同,光模块可分为100Base光模块(即百兆光模块)、1G光模块(即千兆光模块)、10G光模块(即万兆光模块)、25G光模块、40G光模块、100G光模块和400G光模块等。
目前光模块的最高商用速率已达到800Gbps(如800G DR8、800G SR8等型号),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等场景。实验室研发中已向1.6Tbps甚至更高速率推进
那么面对不同传输速率的光模块,又该如何辨别其速率呢?查看方法如下:
方法一
查看光模块速率最直观且最快速的方法就是查看光模块标签上的型号名。光模块标签上的型号名一般包含光模块的封装形式、速率、波长和传输距离等基本参数,所以我们拿到光模块时,可以先查看光模块的型号名来辨别它的速率。如飞速(FS)10G光模块型号名为SFP-10GSR-85,其中10G就代表它的传输速率为10Gbps。
不同厂家的命名规则可能存在差异,但是代号的含义基本都是一致的。不清楚这种命名规则的用户可以参考下面表格:
以此型号名为例:
SFP代表光模块的封装形式,GE代表速率为千兆,LH代表传输距离为长距,SM代表传输模式为单模。
方法二若光模块的标签不慎遗失,我们可以先通过光模块的外观初步判断它的封装类型和速率,然后再通过读取光模块DDM信息
获取光模块速率。
一、判断光模块封装类型
和初期研发的光模块相比,现在的光模块呈现小尺寸特征。以飞速(FS)光模块为例,先教您如何根据光模块的尺寸大小来判断它的封装类型。
(1)SFP系列光模块
(即百兆/1G/10G/25G) SFP系列光模块尺寸大小相同,如千兆模块和万兆光模块外观和尺寸一样。SFP系列光模块尺寸长宽比为56.5*13.9mm,拉环较短并贴合在光模块壳身上。早期10G XFP/X2/XENPAK光模块比SFP系列光模块尺寸较大些,长宽比分别为77.7*8.5mm、91.1*36mm、115.2*36mm,其中XFP光模块拉环最短,而X2/XENPAK光模块无拉环。
(2)QSFP系列光模块
(即40G/100G) QSFP系列光模块尺寸大小相同,如40G QSFP+光模块和100G QSFP28光模块外观和尺寸一样。QSFP系列光模块尺寸长宽比为78*18.35mm,与SFP系列光模块相比,其拉环较长并延伸到壳身外。早期100G CFP/CFP2/CFP4光模块尺寸比QSFP系列光模块尺寸更大,其长宽比分别为126.79*13.6mm、107.5*41.5mm、92*21.5mm,且都无拉环设计。
(3)QSFP-DD系列光模块
(即400G) QSFP-DD系列光模块尺寸比QSFP光模块尺寸稍大些,长宽比为92.9*16.42mm,其拉环也延伸到壳身外,但比QSFP系列光模块拉环较短一些。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从光模块的尺寸大小和拉环长度来辨别它的封装和速率。常见SFP系列光模块尺寸最小且拉环最短,QSFP-DD光模块尺寸最大、拉环比SFP系列光模块拉环更长些,而QSFP系列光模块尺寸大小在两者之间、拉环最长。
二、读取光模块DDM信息
通过光模块外观初步辨别出它的封装类型和速率后,再通过读取光模块DDM信息来获取它的速率。光模块DDM信息包含光模块类型、传输速率及中心波长等参数信息,用户将光模块插到交换机上后,可以在交换机上读取DDM信息以查看光模块的速率。具体操作方式以华为交换机
为例:
执行命令display transceiver [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slot slot-id ]查看设备接口上的光模块信息。如图中的1000_BASE指的就是光模块的速率为1Gbps。
但并非所有的光模块都支持查询DDM信息,查询之前最好确认光模块是否具备该功能。
不同速率光模块如何选择不同速率光模块的封装形式、传输距离和应用范围都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的应用环境而定。下表是不同速率光模块的主要应用范围介绍:
除了考虑实际的应用环境之外,还可以结合设备(如交换机)端口速率和封装类型进行考量。设备的端口速率应与光模块速率相同,但相同端口速率的设备也会存在不同封装类型的端口,因此还需要考虑设备与光模块是否兼容。
高速率光模块可以用在低速率端口交换机上吗?答案为“no“。因为低速率端口交换机可能无法兼容高速率光模块,如SFP端口交换机无法兼容SFP+光模块,因此通常来说高速率光模块不能应用在低速率端口交换机上。那么有人就会问了,低速率光模块能不能用在高速率端口交换机上?这就取决于高速率端口交换机是否支持自适应多速率,若是高速率端口交换机支持自适应多速率,通常情况下是可以使用的,此时链路的速率为低速率。但从专业角度来说,考虑到网络的正常使用,还是建议您选择使用端口速率和封装都与设备相同的光模块。
光模块带宽和外形尺寸的演变数据中心和骨干网内部流量的大幅增长推动了对更高带宽的需求激增。因此,模块速度从 100G 迅速演进到 400G,为数据中心和骨干网络的长期扩展和升级需求奠定了基础。
在 400G 基础上,DSP(数字信号处理)和多通道设计等光通信技术的进步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和网络带宽,加速了 800G 收发器的商业化和大规模部署
如今,为了进一步优化光纤资源和端口数量,光模块速度正在向 1.6T 迈进,数据传输效率和信息处理能力翻倍。

随着模块带宽的增加,对更快数据速率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促使收发器朝着小型化、高速和低功耗的方向发展,以适应更高的集成度和更密集的连接要求。此外,光学器件的性能和传输带宽正在逐渐提高,而光学模块的外形尺寸也在不断发展。QSFP-DD和 OSFP 等现代外形尺寸已经开发出来,以适应这些更高的速度,提供增强的灵活性、更高的端口密度和改进的热管理。
千兆网口
千兆网口,也称为Gigabit Ethernet,是最常见和广泛使用的网口类型之一。它提供的传输速度为1千兆位每秒(1 Gbps)
千兆网口的主要优点是速度快、稳定性高和成本相对较低。它可以满足大多数家庭和小型办公室的网络需求,可以处理高清视频流、在线游戏和常见的网络任务。
然而,千兆网口的主要限制是其传输速度有上限。对于需要更高速度的场景,千兆网口可能无法满足需求。例如,如果你需要同时传输大量数据或处理高带宽应用程序,千兆网口可能会成为瓶颈,限制了网络性能。
2.5G网口
2.5G网口是一种介于千兆网口和5G网口之间的新型网口类型。它提供的传输速度为2.5千兆位每秒(2.5 Gbps),一些需要更高带宽的应用场景,如视频编辑、大规模数据传输和多设备同时使用网络等。2.5G网口还兼容千兆网口设备
5G网口
5G网口是一种高速网口类型,提供的传输速度为5千兆位每秒(5 Gbps),
常见的网络速度单位。
MbpsMB/s和Mbps这两个单位有时会被混淆,但它们实际上表示的是不同的概念。
Mbps是常见的网络速度描述单位,比如我们说的千兆光猫,家庭百兆/千兆/万兆网络
,说的就是这个单位;
MB/S通常用于文件容量的描述,比如这个文件10兆,迅雷下载速度达到了3兆每秒,说的就是这个单位;
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MB/s = 8 Mbps。这意味着,如果你家是千兆宽带,那实际下载的速度大约是125兆每秒(125MB/s),又或者你公司是百兆的局域网络,那两个电脑互相拷贝文件的速度大约是12兆每秒(12MB/s)
2.5G网络:2.5G网口是这几年才兴起的一个接口,它能在不需要更换网线的情况下,仅更换路由器、交换机就可以让千兆网络速度提升2.5倍,而且相关产品基本没有太多的溢价,还是很实用的;
万兆网络:万兆网络在我身边能接触到的不少,也没有几个朋友家里会整这个,就算是公司也很少见,毕竟相关路由器产品太贵了。
万兆网络因为需求量不大,产品产量不高,自然成本就居高不下了,一台万兆交换机的价格就够一个家里2.5G网络的全部价格了,而且在线材上也要使用到光纤等更高级的材料,
使用场景:
办公场所:需要处理海量数据的多媒体工作室,比如以服务器作为数据存放位置的10人以上的视频、摄影工作室,以网络数据为工作的数据中心等;
搭建成本:万兆网络设备成本较高,而且还要根据光纤、设备需求等多方面进行搭配,成本小到几千达到几十万都是可能的。
万兆网络设备推荐
万兆交换机的选择上设备就比较多了,无非就是价格贵亿点而已,但提供了丰富的端口选项,包括光口(SFP)和电口(RJ45)。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网络需求,选择纯电口设计、纯光口设计或光电混合组网的方式,以灵活搭建网络。
应用场景:千兆网口在现代网络中广泛应用,适用于大多数家庭网络和企业网络等场景。2.5G网口主要用于需要中等带宽需求的场景,如高性能计算、多媒体传输和大规模数据传输等。而5G网口通常用于需要更大带宽的场景,如高密度数据中心、大规模云计算和网络存储等。
兼容性:千兆网口作为如今最常见且广泛使用的以太网口,几乎能够匹配所有的网络设备。2.5G网口和5G网口作为以千兆网口为基础研发的升级版本,在硬件支持方面可能有特定的要求。但是,2.5G网口和5G网口都是向后兼容的。例如,2.5G交换机支持与1G设备的连接。
接入速度确定您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提供的最大网速。如果低于1G,使用1G网口连接就足够了。但是,如果您的ISP提供高于1G的速度,升级到2.5G或5G网口有利于充分利用可用带宽。
4K流媒体设备或NAS(网络附加存储)系统,那么升级到2.5G网口和5G网口可以更好满足需求。
并不是所有设备都需要上万兆,超过 10G 的连接,无论是电口还是光口,都会带来不小的散热压力。大多数设备有 2.5G 就够用了,设备整体散热控制更好,家里运行基本静音。但对于存储、计算等特定设备来说,从千兆升级到万兆能带来 10 倍的效率提升,
万兆网络接入方案选择
终端设备的网络性能。要实现万兆或更高速率的网络连接,主要有以下四种解决方案:
网口聚合:设备配备多个 2.5G 网络接口(比如 4 个),且上下游都支持网络聚合技术。通过将这些接口合并,可以实现相当于 10G 的网络接入带宽。
原生万兆:设备本身就具备万兆网络接口,可以是 RJ45 电口或光纤接口,可以直接接入万兆网络。
雷电组网:如果设备在软硬件层面都支持雷电技术,可以使用雷电被动或主动线缆来组建网络。(USB4接口也是类似的)
PCIe扩展:设备带有PCIe扩展槽,可以通过安装万兆网卡或雷电扩展卡来实现高速网络接入。
让我们分别来聊聊这几种方案的优势和不足。
首先是网口聚合这条路。想象一下,你手上有 4 个 2.5G 的网口,通过一些“魔法”(有几种不同方案)把它们捆在一起,就能达到接近万兆的速度,听起来确实很棒对吧?这方案的钱包压力确实小很多,但也有些小坑。比如实际速度可能不太稳定,配置起来也挺麻烦的,而且占用这么多交换机的网口在现阶段是非常不经济的,布线的时候也会非常头疼。好在,目前的设备考虑到功耗和散热,基本不会直接搭载 4 个 2.5G 网口,
说到直接了当的方案,原生万兆网口确实很诱人。插上去就能跑万兆,简单直接。尤其是选择光纤接口的话,通常情况下还得额外配光模块。而且市面上支持的设备不算多,选择余地比较小,除非你计划直接上服务器设备。
虽然家用万兆最优解其实是电口,线材省心耐造,但是散热可能会让你头疼,网卡在过热的时候,经常出现断流问题。服务器正常工作的环境可都是无尘的空调房。
关于雷电接口组网,这个方案简单省事,带宽还高于一般情况下的万兆组网。但坦白说,入门门槛也不低,设备需要是较新的设备,线材也相对较贵,尤其是你想入手 2m 或以上的线材时。能够接入的设备数量也比较有限,因为它的大带宽是和主板上其他设备争过来的,总的资源就那么多。在特定环境下,它依旧是非常好的解决方案,但是想将这些设备加入设备数量较多的网络中,是有难度的。
Native USB 4 (40Gbps)
Native USB 3.2 Gen 2 (10Gbps)
Native USB 3.2 Gen 1 (5Gbps)
Native USB 2.0 (480Mbps)
最后就是一个老派但实用的招数:使用 PCIe 扩展卡。先来说它的缺点,通常只能使用在台式机或工作站中,毕竟不是所有设备都有扩展槽,笔记本设备想使用,需要使用外置扩展坞,当然设备本身也需要能够支持扩展。PCIe 设备和主板、系统很多时候,也存在一些协作问题,比如某张网卡在某品牌主板上就是识别不出来,但是在其他设备上完全没问题。
但这个方案也有好处,在当前阶段,服务器淘汰的大量光口网卡非常便宜,几十块到百十来块钱,我们就能够让老设备支持万兆网络接入,即便网卡有问题,替换成本也非常低。很多时候,网上会推荐我们搭配光模块和光纤来实现长距离的万兆或以上的网络组网,但是光纤的制作和维护保养,其实是有一些挑战的,尤其是你家里有充满好奇心的小朋有或者猫猫狗狗。
我的使用场景是机柜内,在机柜环境下组网时,SFP+ DAC (Direct Attach Copper) 堆叠线是一个极具性价比的选择。个人认为,它有以下两个优势:
成本优势:二手市场上有大量机房淘汰的优质线材,价格在 10-20 元左右;即便选择全新的 10G 万兆线,价格也能控制在几十元范围内。
使用便捷:线材两端已集成SFP+连接器,无需额外购买光模块;即插即用,功耗极低;类似传统网线,耐用且易于维护管理。
不过它也有一些限制,通常情况下传输距离有限,10m 之内场景更适合它。和网卡和主板的“恩怨”一样,有一些品牌和网卡也存在兼容性问题。以及,有一些设备和线材不支持热拔插,设备可能需要重启。
一、【单模】与【多模】的区分1、定义与应用单模光模块
定义:与单模光纤一起使用的光模块,采用LD(激光二极管)或光谱线较窄的LED作为光源。
应用:多用于LR(长距离)、ER/ZR(扩展距离/超远距离)等远距离的传输,以及传输速率相对较高的线路中,如长途干线传输、城域网建设等。
多模光模块
定义:采用的光器件与多模光纤配合能够获得最佳传输特性的光模块。
应用:一般用于短距离传输,如局域网、数据中心等需要高密度、高带宽传输的场景。
2、光纤与传输特性光纤类型
单模光纤:简称SMF,纤径为9/125μm,只允许一束光线在其中传播。
多模光纤:简称MMF,纤径一般为50/125μm或62.5/125μm,允许多束光线在其中传播。
传输距离
单模光模块:传输距离远,一般可达10km以上,甚至可达150至200km。
多模光模块:传输距离短,最远不超过2km,一般适用于几百米至几千米的短距离传输。
传输速率
单模光模块:传输速率高,可达到几个Gbps甚至几十个Gbps。
多模光模块:传输速率相对较低,一般在几个Gbps至数十个Gbps之间。
3、光源与波长光源
单模光模块:光源是LD或光谱线较窄的LED。
多模光模块:光源是发光二极管(LED)或激光器(通常为VCSEL)。
波长
单模光模块:工作波长通常为1310nm或1550nm。
多模光模块:工作波长通常为850nm(也有使用1300nm的情况,但较少见)。
4、成本与部署成本
单模光模块:由于使用的器件较多,成本相对较高。
多模光模块: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部署。
部署难度
单模光模块:部署时需要考虑光纤的衰减和色散等因素,相对较为复杂。
多模光模块:部署相对简单,对光纤的要求较低。
综上所述,单模光模块与多模光模块在定义、光纤与传输特性、光源与波长、成本与部署以及外观与标识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光模块类型。
总结:1、传送距离近,并且需要高速传输,如机房设备之间,可考虑【多模光模块】 ,只要距离超过300米,无脑上【单模光模块】。
2、多模与单模光纤跳线可是不一样的
二、【单模双纤】与【单模单纤】的区分
单模光模块又分【单模双纤】与【单模单纤】,
1、定义与结构单模双纤光模块
定义:指发送和接收数据时使用两根独立光纤的光模块。
结构:通常包含两个光纤接口,一个用于发送数据(TX),另一个用于接收数据(RX)。
单模单纤光模块
定义:指发送和接收数据时共用一根光纤的光模块。
结构:通常只包含一个光纤接口,通过不同的波长实现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分离。
2、工作原理单模双纤光模块
发送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通过发送光纤传输到接收端。
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由于发送和接收使用独立的光纤,具有较高的信号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单模单纤光模块
发送端和接收端使用不同的波长,通过波分复用技术(WDM)实现信号的分离。
发送端将电信号转换为特定波长的光信号,通过同一根光纤传输到接收端。
接收端通过
滤波器分离出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3、应用场景单模双纤光模块
适用于对信号传输质量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如数据中心、企业网络、电信传输等。
在这些场景中,双纤光模块可以提供更高的网络性能和可靠性。
单模单纤光模块
适用于光纤资源紧张、对信号传输质量和稳定性要求相对较低的场景,如接入网、城域网等。
在这些场景中,单纤光模块可以节省光纤资源,降低网络建设成本。
4、性能比较a.传输质量:单模双纤光模块由于使用两根独立的光纤进行传输,具有较高的信号传输质量和稳定性。而单模单纤光模块则通过波分复用技术实现信号的分离,虽然可以节省光纤资源,但传输质量和稳定性相对较低。
b.光纤资源占用:单模双纤光模块需要两根光纤,相对占用更多的光纤资源。而单模单纤光模块则只需要一根光纤,可以节省光纤资源。
c.成本:一般来说,单模双纤光模块的成本可能稍高于单模单纤光模块,因为双纤光模块需要更多的材料和部件来实现两个独立的光纤接口。然而,具体成本还受到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总结:2、【单模单纤】的两端可是不同的,别搞错了,会有像下面一样,有不同颜色区分【厂家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
【单模单纤】通常用的1310与1550的波,A端【发射端】通常用1310/1550nm的模块【下图蓝把】,B端【接收端】用1550/1310nm的模块【下图绿把】

3、【单模单纤光模块】在百兆、千兆和万兆速率的应用范围较广,但在40G和100G高速传输中较少使用,为了公司网络以后的稳定扩展,10G【万兆】以上传输无脑上【单模双纤光模块】
4、单模双纤与单纤的光模块,只要是标准产品,并且波长[单纤分A、B端]、速率、距离只要保持一致,不同品牌是可以放在一起使用的,包括下面这种光纤收发器。
三、判断光模块是否正常1、自环检查

看我所指,其他品牌差不多一个样
2、端口配置
四、查看光模块信息1、结构名称
2、光模块的命名

举例1

举例2
3、查看自己的交换机或路由器支持的封装类型在购买对应的光模块
公司的交换机产品对应的封装接口
同一主题附件字上面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