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附件  
附件中心 知识学习 基础知识 v2-811d0f139d5d1e0738a7c754adab117b_720w.jpg

v2-811d0f139d5d1e0738a7c754adab117b_720w.jpg

附件信息右侧广告
附件下载与主题内容间广告

 

如何挑选交换机:
一、什么是交换机?
交换机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可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
交换机基于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识别)地址识别、完成以太网数据帧的转发。

二、交换机的作用

1、提供网络接口
交换机在网络中最重要的应用就是提供网络接口,所有网络设备的互联都必须借助交换机才能实现。
主要包括:
(1)连接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和无线接入点等网络设备。
(2)连接计算机、服务器等计算机设备。
(3)连接网络打印机、网络摄像头、 IP 电话等其它网络终端。
2、扩充网络接口
尽管有的交换机拥有较多数量的端口(如48口),但是当网络规模较大时,一台交换机所能提供的网络接口数量往往不够。此时,就必须将两台或更多台交换机连接在一起,从而成倍地扩充网络接口。
3、扩展网络范围
交换机与计算机或其它网络设备是依靠传输介质连接在一起的,而每种传输介质的传输距离都是有限的,根据网络技术不同,同一种传输介质的传输距离也是不同的。
网络覆盖范围较大时,必须借助交换机进行中继,以成倍地扩展网络传输距离,增大网络覆盖范围。
三、交换机分类?

交换机的分类标准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从网络覆盖范围划分交换机可以分为以下两类:广域网交换机和局域网交换机
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区别就是覆盖范围不同,局域网小于城域网小于广域网。广域网传输距离一般上百公里以上。
例如:internet就是最大的广域网,学校的网络、家庭的网络就是一个局域网;

(2) 根据传输速率分: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万兆以太网交换机等
交换机的传输速度是指交换机端口的数据交换速度。目前常见的有100Mbps、1000Mbps、10GMbps等交换机。

交换机的端口速率的单位是bps(bit per second),即每秒多少比特。



(3)根据交换机网络架构层次划分接入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核心交换机

接入层的主要目的是允许终端用户连接到网络,因此接入层交换机往往具有低成本和高端口密度特性,通常建议使用性价比高的设备。
汇聚层交换机是多台接入层交换机的汇聚点,它必须能够处理来自接入层设备的所有通信量,并提供到核心层的上行链路,因此汇聚层交换机与接入层交换机比较,需要更高的性能和交换速度以及更少的接口。
核心层是网络的枢纽中心,重要性突出,因此核心层交换机应该采用拥有更高带宽、更高可靠性、更高性能和吞吐量的千兆甚至万兆以上可管理交换机。

(4)根据交换机端口结构划分固定端口交换机(盒式交换机)和模块化交换机(框式交换机)
盒式交换机样例图:



框式交换机样例图:

盒式交换机皆可以理解成一个铁盒子,一般情况下盒式交换机是固定配置,固定端口数量,固定电源模块、风扇等;因此盒式交换机不具备扩展性。
框式交换机基于机框,接口板卡、交换板卡、电源模块等都可以按照需求独立配置,框式交换机的扩展性一般基于槽位数量。
(5)根据工作协议层划分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

二层交换机: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上交换机,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控。(如下图所示,二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可以处理数据帧)

三层交换机:一个具有三层交换功能的设备,即带有第三层路由功能的第二层交换机,但它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并不是简单地把路由器设备的硬件及软件叠加在局域网交换机上。(如下图三层交换机工作在网络层,可以处理数据包)

(6)根据是否支持网管功能划分网管型交换机和非网管型交换机
交换机可以分为网管交换机以及非网管交换机,网管型交换机就字面上的意思,可以网络管理的交换机,而非网管交换机,是相对网管型交换机而言的,非网管交换机又称为傻瓜型交换机,不需要任何设置,插上网线即可使用。
(7)根据是否支持POE供电功能划分POE交换机和非POE交换机
POE (Power Over Ethernet)指的是在现有的以太网Cat.5布线基础架构不作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在为一些基于IP的终端(如IP电话机、无线局域网接入点AP、网络摄像机等)传输数据信号的同时,还能为此类设备提供直流供电的技术。
POE也被称为基于局域网的供电系统(POL, Power over LAN )或有源以太网( Active Ethernet),有时也被简称为以太网供电,这是利用现存标准以太网传输电缆的同时传送数据和电功率的最新标准规范,并保持了与现存以太网系统和用户的兼容性。
简而言之就是说POE供电交换机主要包括网络交换机和POE供电两个功能。
当网络运用到网络监控POE供电时,线芯分配的工作也是不同的,POE供电系统是需要4条芯来收发,4条芯来进行供电的,所以POE供电一定要选择8芯网线。
四、如何选择交换机?选择交换机需要关注哪些指标

选择交换机正常情况下一看端口数量;二看端口速率;三看是否需要支持网管,还是傻瓜交换机即可;
最后可以看下需要其它的性能指标或者需要支持哪些功能,比如VLAN,路由协议等;


01 二层交换机,今天给你一次性说清
我们知道啊,二层交换机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并且二层交换机不遵循路由算法。
但三层交换机转发基于目标 IP 地址,数据包的目的地是定义的下一跳,所以三层交换机遵循路由算法。
二层交换机遵循ARP(地址解析协议)来实现的。

当我们需要在不同的 LAN 或 VLAN 之间传输数据时,二层交换机就无法满足了。三层交换机将数据包路由到目的地的技术是IP 地址和子网划分。三层交换机工作在 OSI 参考模型的第3层,并使用 IP 地址执行数据包的路由。

路由的概念。
第3层中的源端设备首先查看自己的路由表,路由表中包含了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所有信息。
然后,根据它从路由表中收集的信息,将数据包发送到目的地,并可以在不同的LAN、MAN和WAN网络之间进一步传递数据。
它遵循最短且安全的路径在终端设备之间传递数据,这就是路由的总体概念。
三层交换机的特点
1. 执行静态路由,以在不同 VLAN 之间传输数据。而二层设备只能在同一 VLAN网络之间传输数据。
2. 以与路由器相同的方式执行动态路由,这种动态路由技术允许交换机执行最佳数据包路由。
3. 根据网络的实时场景提供一组多路径来传递数据包。交换机可以选择最可行的路径来路由数据包,目前流行的路由技术包括 RIP 和 OSPF。
4. 有能力识别关于流量流向的交换机的相关IP地址信息。
5. 能够根据子网划分或 VLAN 流量标记部署 QoS 分类,而不是像二层交换机那样手动配置交换机端口。
6. 需要更多的功率来运行,并在交换机之间提供更高带宽的链路,这些链路几乎超过 10Gbits。
7. 为数据交换提供高度安全的路径。
三层交换机的应用
三层交换机被广泛用于数据中心等大型园区,因为其具有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等特点,且交换速度比路由器快,因此它被用于局域网连接中,用于多个VLAN和LAN网络的互连。

原理不同
二层交换机的原理是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会先读取包中的源MAC地址,再去读取包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对应的端口。
如表中有和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就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个端口上。
三层交换机的原理比较简单,就是一次路由多次交换,通俗来说就是第一次进行源到目的的路由,三层交换机会将此数据转到二层。
那么,下次无论是目的到源还是源到目的,都可以进行快速交换。

功能不同
二层交换机基于MAC地址访问,只做数据的转发,并且不能配置IP地址。
而三层交换机将二层交换技术和三层转发功能结合在一起。
也就是说三层交换机在二层交换机的基础上增加了路由功能,可配置不同VLAN的IP地址,可通过三层路由实现不同VLAN之间通讯。
交换机买poe的还是不用poe的

用户在选择的时候往往很迷茫,不知道哪种适合自己。那么,交换机买poe的还是不用poe的呢,下文将为大家解惑。

1.什么是poe交换机与非poe交换机
poe交换机一般以网线为载体为设备提供电力,并进行数据的传输。poe交换机内部安装有poe的控制芯片,用以控制poe供电情况。poe交换机一般适用于供电和数据信号传输需要同步进行的场景。
非poe交换机一般仅用于数据信号的传输,不能提供电力。一般适用于不需要供应电力的场景。但是使用非poe交换机时,终端设备对应的电源必须都是开启的状态,对终端设备会有损坏的隐患。

2.poe交换机和非poe交换机的对比分析
除了能否提供电力之外,交换机买poe的还是不用poe的理由可以从他们的对比分析中得出,具体如下。
第一,布控成本。poe交换机是通过网络为终端设备提供电源,因此不需要像非poe交换机那样,在正式使用前安装电线。一方面降低了购置电缆的费用,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网络布线和后期维护的难度。但是,poe交换机对于供电的终端设备具有一定的要求,必须匹配合适的设备,否则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坏。
第二,应用场景。poe交换机一般应用于需要同时提供电力和进行数据信号传输的场景,如网络电话、摄像机等。目前,交换机供应商还为对电力及数据信号传输有较大需求的企业研发了更高级别的poe交换机,满足安防布控、无线覆盖、大型网络会议系统等需求。非poe交换机适合于只是进行数据信号传输的场景。用户可以根据应用场景是否需要提供电力进行第三,操作使用。poe交换机可以设置更加人性化的操作界面,以便用户方便查看每一个终端设备的用电情况,更方便用户操作使用。非poe交换机因为不提供电力,所以查看每个终端设备是否启动电源,操作上相对费时。
第四,安全可靠性。poe交换机相对非poe交换机而言,不需要单独布控电线,从互联网角度来讲,性能更加稳定。而且poe交换机减少了电线的使用,从安全角度来讲,能降低因线路过多导致的跳闸、火灾等隐患,更加安全可靠。

综上可以看出,如果用户需要为终端的各个设备供电,并且需要传输数据信号,买poe交换机是最合适的。如果用户不需要使用供电的功能,或者终端所使用的设备不能通过网络供电,那么买非poe的交换机就可以。因此,交换机买poe的还是不用poe的,只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具体使用环境来决定就可以。

POE能力(Power over Ethernet)
POE(以太网供电)技术允许交换机通过以太网线缆为终端设备供电,如IP电话、无线接入点和网络摄像头。
POE能力减少了为终端设备布线供电的需求,降低了安装和维护成本,同时提高了网络部署的灵活性。
标准
  • IEEE 802.3af (POE):支持每个端口最大15.4W的供电能力。
  • IEEE 802.3at (POE+):支持每个端口最大30W的供电能力。
  • IEEE 802.3bt (POE++):最新标准,支持每个端口最大60W或90W的供电能力。
在需要部署大量POE设备的网络环境中,如智能楼宇、监控系统和无线网络,选择支持高POE功率的交换机可以减少对外部电源的依赖,简化部署过程。

iPCA质量感知(In-band Per-packet Consistency Assurance)
iPCA是一种新型的质量感知技术,通过对每个数据包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数据传输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iPCA技术能够帮助管理员及时发现网络中的抖动、延迟或丢包等问题,提高网络的管理效率和故障排查能力。
iPCA通过在数据包中嵌入特定的标识信息,交换机在转发过程中实时监控每个包的状态,并将结果汇总反馈给管理员。
在对网络质量要求极高的环境中,如金融交易网络、在线游戏或实时视频传输,iPCA技术可以显著提升网络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电源模块(Power Modules)
电源模块是为交换机提供电力的组件,通常支持热插拔和冗余设计,确保设备的高可用性。
冗余电源模块可以在一个电源模块故障时无缝切换到备用模块,确保交换机的持续运行,尤其在关键网络设备中非常重要。
配置
  • 单电源模块:适用于小型网络或不需要高可用性的场景。
  • 双电源模块(冗余):适用于需要高可用性的环境,如数据中心或企业核心网络。
在关键任务网络中,选择具有冗余电源模块的交换机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减少因电源故障导致的网络中断。

VxLAN特性(Virtual Extensible LAN)
VxLAN是一种网络虚拟化技术,通过封装以太网帧在UDP中,实现跨越三层网络的二层扩展,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的虚拟网络部署。
VxLAN技术解决了传统二层网络的扩展性问题,允许构建大规模的虚拟化网络,支持多租户环境下的隔离和管理。
关键特性
  • VNI(VxLAN Network Identifier):每个VxLAN实例都有唯一的VNI,用于区分不同的虚拟网络。
  • VTEP(VxLAN Tunnel Endpoint):VTEP设备负责VxLAN数据包的封装和解封装,通常由交换机或服务器网络接口卡(NIC)承担。
在需要大量虚拟机的云数据中心,VxLAN技术能够帮助实现灵活的网络资源调度和多租户隔离,同时简化了网络的管理和扩展。

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
互通性指交换机与其他网络设备或不同厂商设备之间能够正常通信和协作的能力。良好的互通性意味着交换机可以无缝集成到现有网络中,无论网络设备的品牌或型号如何。
网络中通常包含来自不同厂商的设备,良好的互通性可以确保这些设备之间的无缝协作,减少潜在的兼容性问题。
标准与协议
  • IEEE 802.1Q(VLAN Tagging):保证不同厂商交换机之间的VLAN互通。
  • IEEE 802.3(以太网标准):确保不同以太网设备的互联互通。
  • LLDP(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用于发现和配置网络中不同厂商设备,确保设备间的互操作性。
在多厂商环境或计划逐步扩展和升级的网络中,选择具有良好互通性的交换机至关重要。例如,一个企业可能同时使用思科、华为和HPE的设备,确保这些设备能够无缝协作能够减少集成成本和复杂性。

言归正传,很多客户在选择和购买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时候,经常喜欢选择非网管型的产品,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非网管型的产品在操作上非常简单,不需要任何设置,插上网线即可使用,是一台傻瓜型交换机。

有时候,优点就会变成缺点。在复杂的数据中和大型企业网络中,你肯定要选择网管型交换机。但是,友情提醒,在需要使用光纤网络进行长距离传输的时候,我仍然建议你选择网管型交换机!为什么?!因为——“网管”呀!


场景一:光纤网络 + 非网管交换机

还是回到开始的那个场景,为什么你要去现场找摄像头来排查故障点?

图1是一个简单的网络示意图。假设摄像头远在10km,考虑以太网线只能提供100米的传输距离,所以摄像头一定是通过光纤链路接回控制核心的。

在摄像头和控制核心之间,现在的你可能选择了一对光纤收发器(非网管交换机)来进行数据传输。这样的布局,成本也不高,一对光纤收发器大约在2000元以内。


▲ 图1:使用一对光纤收发器



但当网络链路故障,如果发生在光纤段,或者发生在摄像头与光纤收发器之间的网线段,光纤收发器(非网管交换机)不会告诉你是哪个环节故障了,因为它是傻瓜型的!所以你只能跑到现场去检查摄像头和光纤收发器是否正常,综合排查才能找到故障所在。

让我们来算一笔账。撇开开始的采购成本,整个系统的MTTR(平均可恢复时间)= 故障诊断时间 + 故障修复时间。由于无法在开始就判断故障点,所以故障诊断时间可能需要3小时或者更久(人步行前往故障点,察看并返回)。

所以,站在管理的角度上来说,由非网管设备组成的应用架构有非常大的隐患。


场景二:光纤网络+网管交换机

如果上述拓扑中的光纤收发器(非网管交换机)换成了两台具有网管功能的IES-3082GP交换机,结果会变得有什么不同呢?请看示意图2。


▲ 图2:使用一对IES-3082GP网管交换机


如果摄像头与IES-3082GP之间的网线断了,IES-3082GP可以发送报警,坐在控制核心的你可以直接通过网管软件看到链路中断;

也就是说,当网络出现任何故障而影响了前端数据的传输时候,网管型交换机会告诉控制核心,问题出在了哪里。

我们再来算一笔账,虽然买网管型交换机的初期投资成本是略高于非网管交换机的,但是整个系统的MTTR时间(平均可恢复时间) = 故障修复时间。对,因为网管型交换机会说话,让你可以在开始就排查故障!



一、交换机重要参数

背板带宽
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也叫交换带宽。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
    背板带宽计算方法端口数*端口速度*2=背板带宽,以华为S1724G为例,该款交换机有24个千兆口。背板带宽=24*1000*2/1000=48Gbps。
背板带宽≤标称背板带宽,那么交换设备在背板带宽上是线速的,也称无阻塞。

转发性能(各端口包转发率之和)
包转发率,也称端口吞吐量,是指路由器在某端口进行的数据包转发能力,单位通常使用pps(包每秒)来衡量。一般来讲,低端的路由器包转发率只有几K到几十Kpps,而高端路由器则能达到几十Mpps(百万包每秒)甚至上百Mpps。

包转发率的计算方法:满配置千兆端口数×1.488Mpps+满配置百兆端口数×0.1488Mpps=包转发率
以华为S2700-26TP-SI为例,该交换机有24个百兆口,两个千兆上联口。包转发率=24*0.1488Mpps+2*1.488Mpps=6.5472Mpps。

整机转发率≤标称包转发率,那么交换设备在整机转发上是线速的,也称无阻塞。


二、交换机选型建议
对于一套大中型网络监控系统其交换机配置一般由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三部分组成。

接入层:
可选择8路或16路普通百兆交换机,建议接入交换机上摄像机数量控制在6-10台。

我们常用的交换机的实际带宽是理论值的50%-70%,所以一个百兆口的实际带宽在50M-70M。4M*12=48M,因此建议一台百兆接入交换机最大接入12台720P网络摄像机。同时考虑目前网络监控采用动态编码方式,摄像机码流峰值可能会超过4M带宽,同时考虑带宽冗余设计,因此一台百兆接入交换机控制在8台以内时最好的,超过8台建议采用千兆口。

汇聚层:
性能比接入交换机要求要高,可选择带千上传口的二层交换机。该交换机百兆口与接交换机相连,千兆口与监控中心核心交换机连汇聚交换机上摄像机数量应控制在30台左右。

以720P网络摄像机4M码流计算,前端每台接入层交换机上有6台720P网络摄像机,该汇聚交换机下联5台接入层交换机。该汇聚层交换机下总带宽为4M*6*5=120M,因此汇聚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级联口应选千兆口。

核心层:
核心交换机是整个数字监控系统的核心,下联汇聚交换机,上联视频监控平台,存储服务器,数字矩阵等设备,建议选择三层全千兆核心交换机,摄像机数量超过150台考虑三层万兆核心交换机。
  
举例:
如果5个IPCAM接入一个交换机,我们一般情况下是使用一个8口交换机,那么这个8口交换机是否满足要求? 那么我们至少计算这个交换机3个方面的能力。

1.背板带宽: 端口数*端口速度*2=背板带宽,8*100*2=1.6Gbps/S。
2.包交换率: 端口数*端口速度/1000*1.488Mpps=包交换率,
8*100/1000*1.488=1.20Mpps/S,有些交换机的包交换率有时计算出不能达到此要求,那么就是非线速交换机,当进行大容量数量吞吐时,易造成延时。
3.级联口带宽: IPCAM的码流*数量=上传口的最小带宽,4.5*5=22.5Mbps/S,通常情况下,当IPCAM带宽超过45Mbps时,建议使用1000M级联口。

三、选型时注意事项:
1、为了管理方便,可选WEB管理型交换机;
2、由于视频流量较大,可选线速交换机;
3、视频数据有突发性的特点,交换机缓存越大越好;
4、交换机的流量控制功能;
5、汇聚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建议选择知名企业产品。
什么品牌的交换机好用呢?
就目前来说,很多杂牌子的交换机的参数数据都很不错,尤其是包转发率与背板带宽,G5328F但是使用起来就是不行,所以购买交换机还是需要看品牌的。
杂牌子官网都没有,有官网产品没有说明,有说明但性能参数不标全;还有就是研发客服人员少,固件更新的少
品牌的用的人多,客服研发给力,手册全,固件更新解决bug的多。

思科、华为、H3C、锐捷等品牌的企业级交换机评价都很高,各有千秋,最近在交换机领域上发展石头也比较猛,特别是思科,作为老牌企业则有着非常雄厚的实力,

但是为了选择到合适的交换机适用于项目中。我们还需要看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网络规模与层次性
主要分为中小型网络与大中型网络。

如果只是单纯的做数据转发,建议使用二层交换机。
如果划分了部门,让彼此产生隔离,建议选择三层交换机。
如果需要设置网关、防火墙等功能,则需要更高级的防火墙级别交换机。


看你用在什么样的场合吧,交换机一般分为商业级交换机和工业级交换机(市场上有些号称准工业级的就是商业级)。
商业项目用的就是商业级交换机,什么叫商业项目呢?比如一个学校的网络铺设等,断网掉线无关大雅。商业级交换机好一点的有华为(特点就是贵),锐捷等
工业级交换机一般用在工业项目,什么又是工业项目呢?比如发电厂,煤矿等网络通信铺设,如果断网,即使只是1秒,也会危及生命财产安全,存在重大隐患的,就需要功能特别好,硬件软件都能禁得住考验的交换机,这类交换机一般是工业级交换机,相比商业品牌的交换机有点小贵,但是也合理,毕竟人家技术也比较硬,就国内好点的工业级厂商(有自己研发团队的)有MOXA(台湾)、东土科技、三旺通信等等。

10G/40G/100G交换机万兆上联交换机

有一些有经验的网工,对选交换机是有自己的心得体会的。 比如,有经验的人会说,选交换机,就要看交换容量和包转发率,但很多厂商交换机交换容量远远大于端口数x端口速度x2……这有什么意义?
到底要怎么选?
  三大网络厂商设备哪家强?
01 SMB产品 全称中小企业产品,即很多厂商的分销产品。这类产品一般用在酒店、网吧、小型门店,价格便宜便宜,但性能和品质较差,而且质保一年,行业级产品均质保三年。比如华为1700系列交换机就是分销产品,华为和华三交换机型号带SI,一般都是行业分销产品。可以简单理解,这是非主推的产品,实在缺钱,买这类。
02 企业级产品 在教育、医疗、政府、企业等主流行业推的产品,也就是我们普通用户用得最多的产品,华为企业级产品都带7,比如12700、7700、5700等。(数据中心产品都带8,如5800,6800,12800)
03 特定行业产品很多厂商针对特定行业有专供产品,如:华为运营商级别产品都带3,如9300、5300,不少厂商针对金融、电力、军队、互联网等大客户均有专供产品,专供产品不能销售到专属行业以外的客户,如果出现越权销售,厂商内部术语叫“窜货”,后果很严重!
04 企业级产品 我们平时项目用得最多的产品是企业级产品。
交换机也一样,别被厂商官网产品型号唬住了,其实某一时间主推产品就那么几款。
  思科、华为品牌价格非常贵,因为技术强,有着丰富的产品线
  其次是华三,最新产品比锐捷的技术要强一点点,也贵;我看到华三的24口千兆电口 万兆上行三层网管交换机:背板交换容量、转发速率,中文官网参数虚标;用必应搜索国际版:出来的官网外文版,同一款产品型号,背板交换容量、转发速率标的真实,并且cpu、Flash Memory(存储)、SDRAM(静态内存)都标出来了
 锐捷主打性价比,参数也虚标,但都写出来。
实际参数看https://search.ruijie.com.cn:8902/kc/rqs/index.html 技术员看的真实;产品介绍的参数大呵呵
 tplink比水星强一点,技术比锐捷差好多,官网有的参数都不标。像背板交换容量、转发速率,还是去电商网站图片描述才查到。能用,但有要求的就很不好用。
路由器和交换机也就是单片机系统,有cpu 内存和存储,只不过性能刚好够用,然后就是网管功能=操作系统
现在软路由有了开源路由系统,但交换机系统就看各厂家的研发技术编程水平了
  传统交换机上运行的都是厂商私有的系统,比如Cisco的IOS,华为的VRP等。这些系统首先是出厂固化的,用户(一般是运营商或者企业)只能基于已有的配置平面(命令行,网管SNMP,或者web)使用,不能够自己基于已有的系统开发新的功能;然后是封闭的,即你无法看到系统内部的运行机制,也就无从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只能依赖于设备商提供的版本更新,而这一般是以月来计的,或者是年;最后,不同厂商的配置平面不同(或者是专利限制,或者是实现限制),私有协议不能兼容,导致需要同时维护多套管理系统,甚至设备间互通不兼容。
  对于运营商来说,可以通过集采规范来约束设备商之间实现兼容,通过第三方网管实现不同设备的统一配置;但是对于企业用户来说,没有资源和时间去搞集采,也没有资源实现兼容第三方网管。
华三 锐捷 的网管技术各不同   tplink比2家技术欠缺
看交换机厂家介绍和功能能看出能管理哪些方面
所以选交换机首选品牌,杂牌交换机哪怕配置再高,功能一般,售前售后服务人员一般,就不好用,bug多不修复不稳定。大品牌看能接受的价位,或者选定型号去闲鱼买二手,先看功能满不满足,再查出真实背板交换容量、转发速率
锐捷官网有ai和在线客服
华三售前客服 https://www.h3cmall.com/
售后ai 在线客服 https://zhiliao.h3c.com/
下载看资料都要注册;华三的要注册对应型号产品才能下载
不过在线客服不是很能解答疑惑,还是ai搜索 问解答疑惑
https://www.wenxiaobai.com/chat

家庭路由器一般都是简单调试,所以web界面调试的内容并不多,
因为路由器交换机是单片机大多数是liunx系统,liunx系统操作都是用命令,想用web,就得做出个web界面,界面能实现多少功能,完全看厂家设计
专业的虽然都有web界面,但做出来的功能不全,只有部分,所以有的高级专业的应用,都是用命令操作:思科、华为、华三、锐捷等


接入交换机选型打开厂商官网,
下面对华为常见中低端交换机,给大家做了一个总结对比:
①S5720S-LI系列下一代精简型千兆交换机:
静态路由,支持RIP、RIPng协议(目前主推的接入,性价比高)
②S5720-LI 系列精简型千兆交换机:
静态路由、RIP、RIPng、OSPF、OSPFv3协议(上一代产品,慢慢开始停产)
③S5720-SI系列标准型千兆以太交换机:
静态路由、RIPv1/2、RIPng、OSPF、OSPFv3、ECMP、ISIS、ISISv6、BGP、BGP4+(分销产品)
④S5720-EI系列增强型千兆以太交换机:
静态路由、RIP V1/2、RIPng、OSPF、OSPFv3、IS-IS、IS-ISv6、BGP、BGP4+、ECMP、路由策略(目前主推的汇聚)
⑤S5720-HI系列盒式敏捷交换机:
主打SDN功能,VXLAN/iPCA/EVPN等敏捷方案功能(很少出场)
前两年华为主推接入交换机为S5720-LI 系列(其实主要就两款24口和48口:S5720-28P-LI-AC和S5720-52P-LI-AC )。
最近两年推出性价比更高的S5720S-LI 系列,内部芯片降低,功能稍微缩减,去掉了OSPF功能,但对接入而言完全够用。(主推型号也是两款24口和48口:S5720S-28P-LI-AC和S5720S-52P-LI-AC)
S5720-SI系列为华为分销产品,中小型项目用,厂商不主推。(分销与行业的区别,前面有介绍)
S5720-EI系列为强三层交换机,华为主推的汇聚交换机。主推型号:S5720-36C-EI-AC和S5720-56C-EI-AC
S5720-HI系列为敏捷交换机,华为SDN敏捷解决方案产品,一般用户也用不上。





综上,华为盒式产品很多。
常用的系列无非:接入S5720S-LI系列,汇聚S5720-EI系列,每个系列最常用的2款产品,24口和48口。
华三情况差不多,略有差异。LI和SI均为华三分销产品,行业主推产品均为EI结尾,如图所示。



因此华三主推接入交换机无非如下几款:
全千兆接入:S5130S-28P-EI、S5130S-52P-EI
千兆+万兆接入:S5130S-28S-EI、S5130S-52S-EI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H3C)和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新华三)是同一家公司,但名称不同,主要是因为历史背景和股权变更。
历史背景和股权变更
H3C的前身是华为与3Com公司的合资公司华为3Com技术有限公司。2003年,为了应对思科的诉讼,华为与3Com成立了华为3Com,其中华为持有51%的股份,3Com持有49%的股份。2005年,3Com从华为手中购买了2%的股权,成为大股东。2006年,3Com以8亿多美元收购了华为剩余的49%股权,华为3Com正式更名为H3C。

华三全称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是华为与3com的合资公司;新华三全称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是由紫光集团与惠普中国手中收购的H3C公司合并而来。
2、业务范围不同:华三专注于IP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产品涵盖路由、交换、安全、无线、云等领域;新华三主要提供IT基础架构产品及解决方案,在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等领域也有着较强的实力,同时拥有广泛的渠道和客户基础。

https://www.goofish.com/item?spm ... ategoryId=126862915
https://www.ruijie.com.cn/cp/jh-yqw-jrjh/
首页-产品-园区网交换机-接入交换机

常用的接入交换机怎么选?
交换机接口的进化史也是网络的演进史。
记得当年刚工作那阵,接口大多还是全百兆,后来演进到百兆下行,千兆上行,再到全千兆交换机出现,接着演进到现在主流的千兆下行,万兆上行接入交换机,也就是目前园区网主流的架构—千兆到桌面,万兆骨干。
图中已经罗列出主流接入交换机系列,最常用的部分标红,三个厂商,也就6个系列。其中每个系列包含24口,48口交换机,也就是说最华为、华三、锐捷这三个厂商最常用的接入交换机就12款。

最常用的全千兆接入交换机,接口形态均为:24个千兆电接口或48个千兆电接口,加4个千兆光接口。(开始慢慢淘汰)

最常用的千兆+万兆接入交换机:接口形态均为:24个千兆电接口或48个千兆电接口,加4个万兆光接口。(目前和将来的主流设备)

注:产品型号不必死记硬背,理解接口形态即可。国内厂商产品线更新太快,说不定明年型号就换了,但千兆+万兆这种形态应该会持续好几年。
比如华为接入交换机,前两年是5710,后面到5720,现在主推5720S,型号在变,但接口形态没变化,这是为何?因为上游芯片厂商在更新,内部芯片在迭代,故型号也有了变化。
所以,综上所述:
国内厂商交换容量和包转发率,很多都是虚假值,没有意义,所以选择交换机,不能光看交换容量和包转发率。
上文中有详细的讲到三大厂家型号,拿最简单的接入交换机而言,厂商主流就那么两类,全千兆或千兆+万兆两类,业务量大,选千兆+万兆设备,业务量小,或者缺钱选全千兆,当然针对核心交换机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到大缓存技术、高容量设备、虚拟化技术、链路聚合、冗余、堆叠、热备份等特征

 SFP+口,要配合模块来使用,可以是电模块或光模块,多数都选万兆光模块。家用产品这个接口的意义在于,如果你有另一个级联的带有SFP+口的交换机,可以用来级联,不至于让级联口成为瓶颈,或者这个交换机上有两个SFP+口,而你刚好有两个带SFP+口的设备,那么这两个设备之间可以有万兆的带宽。
超五类可以2.5g,只要线缆合格,水晶头制作没问题就可以,市内那点距离。
最主要还是看需求
二级傻瓜交换机不要配置,都很简单
要配置管理的 就看厂家根据市场设计出什么功能咯,厂家的资本和技术研发实力是不一样的,杂牌或小品牌就只有一些基本功能,用的人少所以解决bug和固件更新几乎很少。所以企业都是选大品牌,售后服务很到位。
思科、华为的产品线丰富,哪怕二手在闲鱼平台都很贵,第一阶梯确实很强,调试对小白来说也不是容易上手的。
华三、锐捷不是最新产品的,闲鱼平台有二手价格也还合适

然后就是交换机的管控功能,华三和锐捷研发面的技术各不一样,虽然有些类同,但是还是有很大区别,
找到各种类似满足需求的型号,然后去去官方外文站的产品型号里的参数复制下来,
把合适的型号一个个复制下来,然后去问ai
型号的参数功能都拷贝给ai,让ai去对比 功能各有什么不同区别,这样就知道产品的侧重点,符不符合自己需求了。
v2-811d0f139d5d1e0738a7c754adab117b_720w.jpg
同一主题附件字上面广告
         同一主题附件:
    20190610155724_9400.png
    20190610160733_2525.png
    v2-811d0f139d5d1e0738a7c754adab117b_720w.jpg
    059cc46a15500fe103d0c3071f84a91f.png
    b38ecce558f429c485b97768841f91d8.png
    baff731976e1b67539191a17dde20b89.png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5-5-6 04: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