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慈悲] 我们平时说的“杀菌”这算不算杀生?

[复制链接]
智慧谋略 发表于 2022-8-17 23: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我们平时说的“杀菌”这算不算杀生?医学中为研究治病救人的药物而做的小白鼠实验,又有什么业呢?
宏海法师开示:尽管是刹那的或者是这些微生物吧。它也是有生命的,但是,微生物并没有列入到有情里面。因为生命是有分别的,有层次的,植物是生命,但是是属于无情的,动物是生命,但是是属于有情的。
因此上我们对于杀生的界定应当是指能够感知到知生怕死的这种有情动物,而不及带有生命的无情动物,那么具体到细菌而言呢,从现代的生物学上看,他应该是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一种生物,所以细菌它没有神经,更没有思想和记忆等明显有情生物的特征,所以应该不属于有情众生,最多可能名之为可以活动的植物生命,所以这个方面我们不应该认为杀生,至少不应该有这样的见解。
但是我也特别是想多说一点就是谈及水里的微生物啊这些,除了我们常说的细菌之外,还有相对来说再糟糕一点的就是这些生物虽然没有神经,但是也可列入到动物之类,所以佛教的护生精神就是佛陀在世的时候呢,规定比丘们在用水饮水的时候都要使用滤水囊,行头陀的比丘一定要随身带这个东西,经过滤水囊过滤之后才能把水中比较大的水中生物给过滤出去,但是较小的,就也没办法顾及了,所以一定要明确,佛教里面杀生戒所护持的对象还是以肉眼所能见的生物为主,并且是以人类为中心的,这是完全出于慈悲的考虑。
那么我们生活中常会有受一些杀菌,比如说蟑螂啊,螨虫等等这些细菌啊病毒的乃至鼠害种种问题的困扰。那么对于卫生安全,确确实实需要杀菌,比如我们面部有螨虫,有时候还会洗脸,讲究卫生。这在佛陀在世的时候已经有了先例,比如说僧团里面有些浴池因为很久没有使用,那么池子里就生出很多微小的小虫子。这时候有些负责打扫的出家比丘们面对这么多生命,没有办法处理,就去请教佛陀,佛陀就教导这位比丘说,除尽污水,清洁浴池,那么比丘就答那样会伤虫子呀,佛陀就接着开导说不是为了伤虫子,而是为了清理浴室,这个比丘就明悟了。这个事情就说为了我们人类自身生活居住环境的卫生安全,还是要收拾卫生,清理打扫。目的绝不是为了伤害微小的虫类众生。还是为了防范。比较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用伤害虫类性命的粉剂,液体,固体等等,喷射这些微小的虫类,还是以打扫清理的方式恰当的来处理。最好是赶走,不必要用药物。
从这些种种的迹象、佛门的传统来讲,人类的慈悲说到究竟来讲,还都是有限的。因为《毗尼日用切要》里面讲的是在佛陀的教导下用最大的努力来护生。上述的情况也不是让我们明知道要杀害很多生命,还要去杀菌这样去自欺欺人。而是说凡夫无法做到绝对的慈悲护生。就如同走在路上,你不可能做到完全不踩死蚂蚁,那么证到圣果的圣人,阿罗汉,他们在走路的时候就可以离开地面行步,证到初果的圣人在登地的时候虫子自然就离开他四寸,他不犯这个业。这里我们的根本宗旨就是尽力而为。有时候就是我们做事有局限性就迫不得已,所以即使杀菌也要有清净的慈悲心,比如说念诵皈依啊,往生咒啊。用佛的法,跟它结缘,这也是众生的业力所感,那么真正的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要证到八地的菩萨以上才可以,所以佛陀制定不杀生戒的重点就是说以人为本,然后以尽力为本,而不是说让我们舍本逐末。比如说杀菌这个事情具体来讲,不知道这位提问的同修有没有戒杀吃素,我们除了最重要的不杀人之外,尽力吃素,鸡鸭鱼肉,牛羊这些能不能做到不杀,这是比杀菌的问题更重要。
那么具体又提到白鼠,为了救大家,作为医药实验,这个我想因果的的确确不可思议,真是佛门里面说因缘果报不可思议。有时候此果未报,彼果先牵。不知道什么时候果报先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果报推后,就看我们的业力,善恶业相攻之势,所以我想说白鼠被用作实验,很凄惨的死去,那么相比其中也有因缘果报,我们为了救人而去做这个事业,也想必有因缘果报。那么各有各的因,各有各的果,各有各的果报吧。比如说具体来讲,做实验主体的具体这个人吧。那么他去弄死这个白鼠,肯定是有业报的,但是他如果发心为了救好多人,那么救好多人也是业报,就看的你福报大,还是业报大。如果你的福报很大的话,足够有这个能力抵抗业力,那么纵然恶报来临也不如福报的大,那么很容易就承担过去了。这是打个比方,不是定性这个事件。就等于是一个人过去也造善业,也造恶业,比如布施,或者是盗业,布施了很多很多,那么有一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犯了一次小小的盗业,那么这个布施肯定得大富,得很多很多的钱,那么偶尔这次小小的盗业肯定也要损财。但是对他来讲可能那个果报在他身上发生的时候,轻而易举就过去了,没什么大的感觉。总而言之,我想为什么我们叫五浊恶世,里面有命浊。就是我们现在是染土,从为了救人而做实验,又要白鼠以死亡的代价来做这个残酷的实验,这就说明我们有很多事情,不管恶业,善业,特别一些有功德是事情还要以杀生为代价,这就说有些定业逼使我们必须要造这个不好的业,甚至你想做一些公益的事,不造恶业都成就不了,这就是我们染土的情形。命浊所注定的,所以根本上我们要看清楚这个世界的状况,最好是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在那绝不会有如此的情形,因为人人不会有病,而且也不会有老鼠,因为三恶道的名都没有,怎么会有老鼠呢,一切都是清净无染的。不知道有几个人确实能够相信,反正这个地方非常美妙,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楼主| 智慧谋略 发表于 2022-8-17 23: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是如何净化水的
古代的水跟现在比,真的干净吗?
古代水的确比现在干净,因为没有工业污染,没有废弃物排放。
但有可能有人畜粪尿污染和微生物污染;
但是关键是,古人的医疗和科技感,哪怕感染拉了肚子,有可能就说再见了。
因此,随着思想观念的逐渐进步,古人对水,也逐渐追求“干净”。
那跟腊梅园一起来看看,他们怎么做的吧?
在早期,还没有陶瓷类的容器,而葫芦壳等之类的容器耐不住高温,人们只能把烧烫的石子放入水中,然后喝到热水。
然而当解决容器问题后,又开始担心水的清洁问题了。水质浑浊困扰着很多人,古人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净水方面物尽其用,发明了不少方法。
一、静置沉淀法
《物理小识》中的记载了古人关于沉淀的做法:寻常定水,矾、赤豆、杏仁、雄黄、石膏皆可”。通过明矾等物品,放入水中水解,生成胶状物,将水中杂质吸附沉入水底,以此来水质变清。
二、石洗法
在木桶的底板上凿出洞,木桶内部放入稻草、石头等。将水从内里面倒下,就实现了过滤。这也算是净水器的简陋版了。
三、生绢滤水
将柔软的绢布重叠为两层,两个角上缝上带子,两个角上缝上轮子,用木棒撑开,下面放容器,从上往下注水,达到过滤的目的。
净水的器物也多种多样,包括如下:
漉水囊
指用来滤水的器具,又称漉水袋、漉水器、滤水囊、漉囊、滤袋、水滤、水罗。
古人喜好喝茶,但是水质不好的水泡出的茶味道苦而涩。因此出现了漉水囊,漉水囊是一种由生铜铸造的净水器具,可以清洁净水,再用过滤后的水来泡茶。
明矾净水
我国采用明矾净水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明崇祯十年宋应星刻印的《天工开物》。
明矾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一种金属离子——Al3+,接着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多种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变清澈。
古人净水还有炭洗法,干土、木炭吸附能力强,能吸附灰尘和污物,对水质的净化效果非常明显。这个和现在我们净水器里面的活性炭滤芯就很像了。
为了提高水的质量,让其清洁、干净、卫生,人类孜孜以求,从来没有停止过努力。

 楼主| 智慧谋略 发表于 2022-8-17 23: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姜查尊者答:不慎杀了蚊虫是否有过失?
答:戒律和道德是修行的基石,但不可盲目地执著条文。关于不杀生或者持其他的戒条,重要的是其动机,对自己的心里要一清二楚。需过度忧虑比丘的戒律,若善加护持是有益修行的,但有些出家人竟老担心那些琐碎的条文而寝寤不安。戒条不是要成为负担的。我们这里的修行,戒律是个基础,好的戒律加上头陀行,然后亲身力行。对于很多辅助戒律以及二百二十七条戒都能了然于心,细心遵守,会有莫大的利益。戒律使我们的生活简朴。不要对行持戒律有疑惑以免思虑纷飞,只要单纯地保持警醒。戒律使大众和谐相处,使僧团顺利运作,从外表看来人人所表现的都一致。戒律和道德是进入定慧的敲门砖。我们善持比丘戒和头陀行,约束自己的生活简朴,限制个人拥有的物品。因此在这个道场里,我们完全奉行佛陀的教法去恶向善,生活简单,仅足以维持基本的需求,净化内心。也就是,不论行、住、坐、卧,不管什么姿势,都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心,都要了解自己。
文:阿姜查禅师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5-5-5 21: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