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四念处禅法

[复制链接]
智慧谋略 发表于 2022-4-27 18: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念处禅法以及修四念处禅法的具体步骤。
修习四念处的七种利益
讲修四念处禅法之前,首先向各位说明修四念处禅法所能获得的七种功德利益。在诸经里面,佛陀有提到过,凡是修四念处禅法的任何人都能获得七种功德利益:
1、让心清净
2、超越忧愁
3、超越悲凄
4、灭除身苦
5、灭除心苦
6、获得圣道
7、证得涅槃
今天,我首先以精要精简的方式教导各位四念处禅法的步骤。
然后,广泛以及详细的部分,等到我们其他的时间,再教导各位行者。
正如我刚才提到的,凡是修四念处禅法的禅修者,都能够获得七种功德利益,既然如此,每个人都应当修四念处禅法,所以,我个人认为,每个人都要努力修四念处禅法。希望所有众生,都能够修四念处禅法更好。
以当代社会而言,现代的人更加需要修四念处禅法。因为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感到悲凄、难过、忧心忡忡,心理压力极大。如果大家想克服这些现象,每个人必须修四念处禅法。没有修四念处禅法的人,一旦遇到内心的压力,内心的负担会加重,苦受会更加的强烈。由于内心感受到痛苦,所以身体容易患病,生命周期会缩短,人生也会面对许多的劫难和灾难。所以在座的禅修者,必须要修满四念处禅法,现在先学习修四念处禅法的整个步骤。
四念处毗婆舍那禅法
毗婆舍那的意思是正念的依止之处。以正念观照的对境有四种:
1、色(色身)
2、受(感受)
3、心(内心)
4、法(现象)
因为有四种对境所缘,所以念处禅法一共也有四种:
1、以正念观照色身,这种观照的方式,也叫做身随观念处禅法。
2、以正念观照感受,这种观照的方式,也叫做受随观念处禅法。
3、以正念观照内心,这种的观照方式,也叫做心随观念处禅法。
4、以正念观照现象,这种观照的方式,也叫做法随观念处禅法。
经典里提到正念,难道只有正念就足够了吗?其实不然,以正念为首,提起精进,用心观照所缘。以这样的方式来观照时,遵照阿毗达摩的教导,当我们以正念来观照腹部起伏时,除了有正念以外,与此相应的心所一共是39种心所。这39种之中,心是1个,跟心相应的心所一共有38个。
而这39种全都是善心,所以在《阿毗达摩》教法里面,尤其在心法里面叫做大善心。所以具体而言,每当各位以心观照腹部起的时候,除了有观照的心以外,与心相应的心所一共有38种。
坐姿与顶礼演示图
四念处禅法的四个步骤:
1、身随观念处
意思是以正念数次来观照色法聚集的现象。根据马哈希尊者教导内观的禅法,当各位在禅坐时,各位的心来观照腹部的起或伏,而我现在呢,教导各位的方法,也就是尊者马哈希的方法。
色身,是由四大构成的:
第一是地大
第二是水大
第三是火大
第四是风大
观照风大
在禅坐的时候,心牢牢的关注于腹部起伏,腹部里头的气息在活动,而现在各位都有在观照腹部的活动,这就是风界,也就是色法。就以四大而言,观照腹部起伏也就是观照风大,由于各位都有观照风大的色法,这种观照也就是修行了身随观念处禅法。
当各位观照腹部起伏的过程中,头在摇晃,手或者身体也在摇晃,这些现象变得明显时,各位就可以去观照这些明显的目标所缘,这种观照也就是观照风大的色法。当各位正在观照的时候,好比突然之间感受到整个身体都变僵硬了,或者是身体都有肢体僵持的感觉,肢体僵持的感觉也就是风大的现象。变得僵硬,变得有肢体僵持感觉的时候,各位就观照“僵硬”“僵硬”,这种的观照,就是身随观念处禅法。
观照火大
有的时候,各位的色身里面有炽热的感觉,要去观照炽热的感觉,而这个炽热也就是所谓的火大色法。就以四大而言,也就是火大。而火界由于是色法,于是各位就如实标记“有炽热”“有炽热”“有炽热”,这种的观照方式,也就是成就了身随观念处禅法。等到这些炽热的现象平息以后,就会变得有冰冷的感觉,当冰冷的感觉明显时,也要去观照它,冰冷的感觉属于火大。所以各位就可以去标记“有冰冷”“有冰冷”“有冰冷”,因此之下就成就了身随观念处禅法。
观照地大
有时候色身突然感觉到有笨重的感觉,笨重其实也就是地大的色法。而这个笨重的感觉,我们就以四大而言,它是属于地大。当有笨重的感觉出现的时候,各位也要如实标记观照“笨重”“笨重”,成就的是身随观念处禅法。
而有时色身会感觉非常的轻盈,那时就要去标记观照“轻盈”“轻盈”,而有时色身会感觉到非常的柔棉,而有时,会感觉整个色身都变得粗糙。正如我刚刚描述所说的“轻盈”“柔棉”以及“粗糙”,那也就是所谓的色法。所以呢,各位有感觉到的时候,如实交替观照,比如是:有笨重、有柔棉、有轻盈、有粗糙。这种观照当下成就的是身随观念处禅法。
观照水大
有时身体会有流汗的感觉,或者是流眼泪的感觉,或者是流鼻涕的感觉,或者是流口水的感觉,当有这种流动的感觉出现时,也要如实的观照它。感觉到色身当中有流动的现象,就以四大而言是属于是水大。当这种流动的现象出现了,各位观照了,当下成就的就是身随观念处禅法。
观照苦受
在观照色身中的过程里,可能会感觉到身体的酸痛,疼痛和瘙痒,这些现象也是要去观照的对象。这种的感觉以巴利文而言,是身苦。当这个色身感觉到苦时,这个苦它属于苦受。这两个当中也必须要辨别清楚,色身是纯粹的有苦,色身是不会感觉这个苦,感受这个苦是由受去感受的。总而言之,各位的色身中无论出现的是乐受,或者是苦受,都要去如实的观照。观照苦受或者是乐受,也就是成就的是身随观念处禅法。
2、受随观念处禅法分为三种:
苦受:比如各位色身都有感受到的酸、痛、麻的体验,而这些都属于是苦受。当身体有疼痛感觉时,各位就要如实交替观照,疼痛、疼痛,这种的交替观照的当下,也就成就了受随观念处禅法。
乐受:而有时,各位在内心里面会感受到舒适或快乐,这也属于乐受。当有舒适的感觉出现时,就如实交替观照并标记“有舒适”“有舒适”,当下成就的是受随观念处禅法。
舍受:意思是非苦非乐受。而有时各位觉得观照的相当不错,在观照相当不错的过程当中也会有舍受。在其他的经典里,会把舍受归类于乐受。为什么呢,因为舍受非常的接近清静,这个清静的感受也就非常接近于乐受,所以在经典里,佛陀会说是有两种感受。其他经典里列出来的两种感受是苦受或者是乐受,当有舒适的感觉,当有痛苦的感觉出现时,如实交替观照,这种观照成就的是受随观念处禅法。
心随观念处禅法
当各位以正念如实观照内心种种的情绪时,心往往会反映出两种:善心和不善心。
不善心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是,内心里是有贪求,或者说内心里有难过、懒散、昏沉睡眠,或者是内心里有嫉妒,有想要杀害别人的一种杀意,或者是想要偷窃别人物品的偷意,想要犯邪淫的淫意,想要妄语的想法,诸如此类都属于不善心。
当有不善心生起时,各位需要如实标记及观照,当下也就成就了心随观念处禅法。而对于善心而言,比如内心是想要布施的,或者是想要持守戒律的,或者是想要禅修的,或者是说想要听经弘法的,种种念头皆属于善心。
当有善心生起时,各位也要如实的标记及观照,无论内心的情绪是好与坏,各位如实观照的当下成就的就是心随观念处禅法。
法随观念处禅法
法就是所说的是种种的现象,以正念来观照种种的现象。我们常说的法,包含的是所有的色法以及名法。而身随观念处禅法所观察的对境,也就是所有的色法;心随观念处禅法所观照的是所有的世间心;而受随观念处禅法而言观照到的是种种的感受,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法,是我们52个心所扣除受心所以外的,剩下的51个心所。
心所共有52种,但佛陀对于受的部分有单独说明,所以从52个心所种扣除掉受,所剩下的51个心所,却要归纳在法随观念处里面,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法随观念处里面要观照的是51个心所。这51个心所里面,无论是善心所或不善心所都包含在其中。好比说,心清净、贪、嗔。
观照最明显的所缘
现在各位要修四念处禅法时,当下出现什么样的目标所缘,它变得明显时,都要去观照它。假如一时之间,它所出现的所缘目标也许同步生起两个,或者三、四个。第一个时间里,出现了那么多的所缘目标,各位就要选择观照,哪一个目标明显,就要去观照明显的目标所缘。

观照腹部起伏容易培养定力

所以我们现在提到的四念处禅法,当下出现哪个念处禅法比较明显,大家就要去观照它。所以各位要观照其中一个念处禅法,就不要观照其他的念处禅法,不能有这样的分别去观照。
虽然说哪一个目标变得明显,就要去观照,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他一开始这种方法对他来讲有一点艰难。观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我要去观照那个目标或这个目标,因此在此过程中,自己也是模棱两可,就耗费掉许多时间了。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混乱现象,马哈希尊者教导基础禅法中,要禅修着去观照根本的目标所缘。也就是腹部的起伏。而这里也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尊者马哈希为什么叫我们去观照腹部起伏,却不叫我们去观照鼻孔的出息入息。
马哈希尊者叫我们观照腹部起伏的原因在于,腹部起伏的目标所缘较明显,因为是观照明显的所缘目标,各位行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培养起自己的定力。
由于短时间内能够培养定力的情况下,也容易生起毗婆舍那智慧。
等到完整生起毗婆舍那智慧时,也就可以生起道智以及果智。虽然说其他的目标所缘也可以作为根本业处所缘目标,但是马哈希尊者认为观照腹部起伏,把腹部起伏作为目标根本,可以有利益于行者。
如何观照腹部起伏
要怎么去观照呢?要从头说起,各位是盘腿而坐,坐到已经定位时,各位的心专注于各位的腹部。一旦各位专注力摄受在腹部时,能够发现腹部是有渐次的起伏。
各位专注腹部起时,好比用自己的眼睛看到腹部慢慢的膨胀起来,内心里面就要去标记观照“腹部起”;同样,腹部是渐次渐次缩紧时,各位的心就要标记观照“腹部伏”。过程当中,各位要以正常的呼吸,心要观照腹部起伏。我们虽然是把腹部设置成为根本的目标所缘,但是这次过程当中,并没有代表说其余的目标就我们不需要去观照。
观腹部起伏不是唯一的业处
而有些人对于情况不了解之下,他们总是认为,马哈希禅修的方法,主要观照腹部起伏即可,至于其他的目标就不需要去观照。
在马哈希禅法的基础方法里面,对于初学者而言,先观照腹部起伏,把腹部起伏作为根本,当各位如实标记观照腹部起伏的过程中,在其他的部位里面会出现比腹部起伏更明显的目标所缘生起时,就要去观照明显所缘目标。就好比如说各位现在是观照腹部起伏时念头生起,或有杂念妄想时,这个已经变得明显了,那么大家就要放下观照腹部起伏,而转为观照“有念头”“有念头”,或者是“有杂念妄想”“有杂念妄想”,持续观照这些念头或杂念妄想直到停止时,再回来观照腹部起伏。
回来观照腹部起伏过程中没多久,自身的某一处当中,可能会出现疼痛、酸麻,当其变得明显时,就要去观照疼痛以及酸麻。
等有疼痛酸麻出现时,各位就用心去看着这个部位,内心里面不断的默念着。比如说,各位现在观照腹部起伏,在耳朵里明显听到了声音,那么这个就要去观照,并标记“听到”“听到”。观照这些的声音后这些声音消失不见时,各位应立即回来观照腹部起伏。当各位观照腹部起伏时,鼻子里闻到了一些气息,变得明显时,就观照这个明显的气息。等到这些气息没有时,再回来观照腹部起伏。
有些人不宜观腹部起伏
在这里,我想要向各位提起一件事情,虽然说观照腹部起伏作为是我们的根本,但有些人有气喘病,或者说患有高血压,或者说她有心脏病的话,观照腹部起伏就不适当。
有这些病情的行者,他在观照腹部起伏的时候,几乎也就是刺激到了内心,因此他的心脏跳动的次数变快了,而且他的血压也就变高了,越观照越气喘了。
还有另外一种行者的现象是,有些人的气息原本就非常微弱,当让他去观照腹部起伏时,往往会觉察不到。
类似这种的行者,他就适合观照“坐触”,“坐触”。
当各位观照坐时要作意,上半身是挺直的,下半身是盘腿的,对于这个部分也叫作意为是坐。
而观照“触”呢,各位要去专注于臀部跟下面接触的部分。
那么类似有这种病情和现象的行者,把“坐触”作为他们观照的根本了。
现在我要重复说明,假如类似有这种气喘病或心脏病或高血压的行者,或有些行者的气息是比较微细的,在他们禅修的时候,他们的根本业处是所谓的“坐触”“坐触”。
当这些行者观照“坐触”的时候,其余的地方也出现明显的目标所缘的时候,就要去观照明显的所缘目标,但这些目标所缘他变得微弱消失之后呢,回来观照坐触,就以这种方式要坐满一个小时。
这一个小时过程中,各位在观照过程里,哪一个目标所缘变得明显了,就要去观照明显的所缘目标。所以说,各位已经禅坐满一个小时,或者说是,大家已经无法继续禅坐下去时,那就要起身开始进行经行了。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5-5-5 22: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